运河•今日
         

以阅读共建“文化大运河”

发布时间: 2022-09-15 16:42:12 | 来源: 光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都是从西向东流的,南北之间缺一条竖的河,所以去挖大运河。大运河最早的扬州段叫邗沟,所以现代汉语中有了一个词叫‘沟通’,有沟才能通。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走海?因为古代没有柴油机、蒸汽机,只能靠帆利用风力,进了海不知道会被吹到哪里去。”近日举办的大运河阅读计划研讨会上,中信美术馆馆长、“名画里的大运河”项目负责人曾孜荣谈及大运河时这样说。

历时4个月,完成36个城市的阅读接力活动,为38个阅读基地挂牌,推选96位大运河阅读推广人……8月30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大运河沿线35城文旅部门和合作机构协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支持的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闭幕式暨研讨会在京杭大运河书院举办。36城的专家学者、阅读基地代表和阅读推广人代表,大运河主题图书出版机构代表等总计100余人在线上线下参会。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华在会上致辞:4月22日,我们向运河沿线各兄弟城市发出倡议——“阅读一本运河主题图书、行走一条运河主题路线、记录一段运河城市记忆”,将全民阅读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总计参与人次超过1000万。通过今年的活动,已经基本完成中国大运河阅读行走地图,初步建立了可读、可游、可听、可学的大运河文化资源库。

浙江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谢贝妮提出,可以围绕运河的工程遗产如闸、坝、堤、桥等运河水利遗存,行宫会馆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及相关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开展古桥、古建筑等内容的考古以及船模拼搭、水利实验室、模型制作等科学探索活动;还可以围绕运河的古镇、古村落、古街、古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读书分享会,开展音乐、戏剧、美食、风土人情等体验式活动和艺术赏析,让孩子们深入研学,了解大运河文化之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大运河阅读推广人燕海鸣说,大运河不仅是一种盛世想象,还是关于人群的交通、交往、交流体系的故事,是遍布古代华夏大地的个人行走、谋生、游离经验的叠合。它是典型的文化记忆,并且拥有多重记忆主体,既有官方的记忆,也有民间的记忆,甚至农耕、商贸、宗教、文学和军事,各方面都有关于大运河的记忆。他提议建立更包容、更多元、更多层面的大运河叙述体系。


推荐阅读
传承运河文脉 点亮艺术梦想 “美丽运河大家绘”活动立足市情民情,聚焦沧州发展热点,面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贫困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展开,深入宣传运河文化。同时也提升了大运河美育育人功能,盘活了大运河实践育人资源,更好地助力美丽运河文化发展。此次活动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招募务工人员子女、医务人员子女、留守儿童30余人,对儿童开展美育启蒙,完善儿童人格、启迪儿童才智、温暖儿童心灵。
以阅读共建“文化大运河” 还可以围绕运河的古镇、古村落、古街、古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读书分享会,开展音乐、戏剧、美食、风土人情等体验式活动和艺术赏析,让孩子们深入研学,了解大运河文化之美。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华在会上致辞:4月22日,我们向运河沿线各兄弟城市发出倡议——“阅读一本运河主题图书、行走一条运河主题路线、记录一段运河城市记忆”,将全民阅读与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总计参与人次超过1000万。浙江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谢贝妮提出,可以围绕运河的工程遗产如闸、坝、堤、桥等运河水利遗存,行宫会馆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及相关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开展古桥、古建筑等内容的考古以及船模拼搭、水利实验室、模型制作等科学探索活动。
北京大运河文旅景区举办国风音乐会 从京胡演奏《夜深沉》到独唱《枫桥夜泊》,演唱会融合了大运河沿线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京津文化精华,让现场观众体验鲜活的运河文化。据了解,“三庙一塔”是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日,由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沉浸式国风音乐会《山河月明·经典流传》,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三庙一塔”)上演。
关于大运河的“苏州记忆” 枫桥又有了新篇章 枫桥街道提出通过“四个强化”,即强化规划引领、强化综合治理、强化项目建设、强化运河文化驱动,为高新区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精彩苏州段”贡献力量。强化项目建设方面,枫桥街道加快推进运河沿线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和枫科创园将依托百度VR赋能中心平台,打造以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具体来看,强化规划引领方面,枫桥街道突出枫桥特色,加强运河沿线统一规划,目前已建成了和枫科创园、月泊湾等一批重点项目,高标准建成1.4公里运河亲水步道。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