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当越剧嘉年华遇上千年大运河

发布时间: 2019-11-25 09:46:34 | 来源: 中国文化报 | 作者: 徐继宏 | 责任编辑:

11月11日晚,杭州剧院比往常更热闹。深入大运河(浙江段)沿线城市进行文化考察、六大城市联动上演的精彩剧目、中华越友会站长和历届获奖选手代表参演的开幕式折子戏专场、全程高清视频的全球网络同步直播、越剧发源地的文化寻根之旅、“越剧名家面对面”……首届大运河(浙江段)剧院联盟艺术节暨第四届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开幕式吸引了各地越剧戏迷的目光。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演出业协会和绍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大运河(浙江段)沿线剧院联盟执行主办,参与单位众多,联合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6个运河沿线城市的7家剧院,将越剧艺术嘉年华融入大运河沿线地域风情特色旅游,这在浙江尚属首次。

大运河(浙江段)是贯穿浙江南北的经济大动脉,也是一条深深植根于浙江大地、奔流不息的千年文脉。大运河(浙江段)沿线剧院联盟主席裘建平介绍,嘉年华组委会安排了一周时间,邀请来宾参观考察大运河(浙江段)沿线6个城市的运河文化景点,感受大运河江南人家的民俗风情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裘建平认为,把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活动范围扩大到大运河(浙江段)沿线城市,不仅能充分挖掘和整合大运河(浙江段)沿线剧院资源,还可以推动大运河(浙江段)演艺产业的联动发展。

“基于前3届嘉年华的良好体验,本届嘉年华得到了更多戏迷的关注。开始报名的第一天,就接到许多邮件、电话和后台咨询。”嘉年华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届越剧戏迷嘉年华依旧保留了参赛和参会两种方式,戏迷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

据介绍,自启动参赛选手征集以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0多个国家、国内10多个省区市共20多个越迷团体和近100份个人折子戏的参赛邮件。经专业评审,有5个团体大戏和29名折子戏选手入围复赛。

作为嘉年华的传统保留节目,“越剧名家面对面”邀请了吴凤花、李敏、陈辉玲、陈飞、陈雪萍、张小君、张学芬、徐铭、谢群英等梅花奖得主和国家一级演员,与戏迷近距离交流,和戏迷一起感受百年越剧的魅力。

“我们守护着热爱越剧的初心,也希望将这份热爱通过每个人的力量扩散出去。”特意从新加坡赶来的李丰说,每一届嘉年华自己都到场,就像每年过年要回家一样,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越剧一直陪伴着他。

每年的嘉年华都会出现不同的新面孔,不变的是越剧迷始终如一的热忱和真诚。对今年融入了千年大运河人文、风景等元素的嘉年华,戏迷张小茹认为:“越剧艺术是传播和串联大运河(浙江段)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名片。听越剧、赏人文,有利于将大运河文化发扬光大,也有助于发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推荐阅读
抢抓文旅融合热潮下的运河城镇发展机遇 同时,运河城镇要以基金为抓手,融合运河沿岸城镇与项目方、投资方、建设方和运营方等各方特色优势资源,以金融之力激活文化之源,引领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探索大运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在运河城镇文旅产业开发运营上,要以项目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再次,在水上旅游的运营上,可以开发运河游船、水上特色产品、深潜赛艇等新的旅游产品,真正活化运河城镇的新形态,实现运河文化的精彩延续。
当越剧嘉年华遇上千年大运河 据介绍,自启动参赛选手征集以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0多个国家、国内10多个省区市共20多个越迷团体和近100份个人折子戏的参赛邮件。大运河(浙江段)沿线剧院联盟主席裘建平介绍,嘉年华组委会安排了一周时间,邀请来宾参观考察大运河(浙江段)沿线6个城市的运河文化景点,感受大运河江南人家的民俗风情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基于前3届嘉年华的良好体验,本届嘉年华得到了更多戏迷的关注。
江苏文投集团亮相长三角文博会 三大重点项目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大运河主题影视剧《北上》签约、“紫金文创”定制发布、江苏大剧院合作签约……对于江苏文投集团带来的三项主题发布会,江苏文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宁用“融合”、“多元”、“共享”三个词概括。据悉,“紫金文创”背靠“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大树,通过大赛6年积累下来的海量设计师与作品,遍布长三角地区、大粤湾地区发达而丰富的文创生产企业,为企事业单位、机构与个人搭建个性定制、文化赋能的文创定制平台。活动现场(江苏大剧院供图)大运河主题影视剧《北上》签约打造大运河江苏段金名片据徐宁介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推出摄制影视剧《北上》项目,他将该项目概括为“融合”:运河风情和人文影视的融合,着力反映人文历史、古今交融的运河故事。
整体协调推进江南运河文化带建设 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调联动机制的作用,推动江南运河沿线城市建立文化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和分工体系。我国对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内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是一个统的概念,聚合的作用,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资源统一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去推进。江南运河段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深入挖掘,充分整合运河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在江南运河沿线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