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构建长三角运河城镇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 2019-11-25 10:59:18 | 来源: 新华日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顺应国家战略,传承运河文脉。11月15日,2019长三角运河城镇发展平望峰会在吴江区平望镇举行。峰会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话运河古今,畅谈发展新路,推动长三角运河城镇以运河和长三角为双重纽带,积极构建长三角运河城镇命运共同体,携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列。

本次峰会由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秘书处、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平望镇人民政府、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共同主办,以“顺应国家战略传承运河文脉”为主题,立足长三角,紧扣大运河,深入挖掘长三角运河城镇的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探讨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略,实现长三角运河城镇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流经长三角地区15座城市近百座古镇。这些古镇与运河同生共长,集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融城镇文明与乡村文明、汇古代遗存与现代发展于一体,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东风,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率先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已成为这些城镇亟需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时代命题。吴江区平望镇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地,进入新时代,平望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抢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历史机遇,始终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全镇中心工作来谋划施策,力争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列。

围绕“顺应国家战略传承运河文脉”这一主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发展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江苏省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朱国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副院长史建华,苏州市委党校教授余大庆五位专家分别进行主题演讲,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见解。本报现将专家观点节选刊出,供读者参考评阅。

推荐阅读
镇江大运河,演绎江河交汇“城市传奇” 1980年,被誉为“江南第一闸”的谏壁船闸建成启用,成为苏南运河又一重要入江口门,大运河水上航运功能前所未有得到充分发挥。镇江这座历史上著名的水运枢纽城市、对外通商口岸和商埠城市,由此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港口工贸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反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弘扬镇江市在大运河重点建设区建设上取得的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成就,作为首届中国·镇江大运河文化月的主要活动之一,镇江报业传媒集团“行走运河”大型全媒体行动近日正式启动。
构建长三角运河城镇命运共同体 峰会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话运河古今,畅谈发展新路,推动长三角运河城镇以运河和长三角为双重纽带,积极构建长三角运河城镇命运共同体,携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列。这些古镇与运河同生共长,集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融城镇文明与乡村文明、汇古代遗存与现代发展于一体,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东风,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率先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已成为这些城镇亟需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时代命题。
济宁:京杭路核心商圈呼之欲出 重塑运河商脉 今年以来,济宁太白湖新区围绕“一核引领”战略定位,聚焦商业、餐饮、娱乐等设施配套,沿京杭路自东向西建设有京杭新都汇、吾悦广场、济州老街、永润生活广场、城投·星城广场等多个商业项目。沿京杭路,以运河文化为雏形打造的运河印巷,效仿明清式建筑打造的济州老街,以及以“荷”形象建设的永润生活广场,都将以崭新的形象再现济宁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这意味着,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以京杭路为主轴的京杭路核心商圈呼之欲出,并成为“一核”的重要商业配套,支撑、引领新区未来庞大的消费市场。
江苏省政协来扬视察“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坚持提高站位,融入时代元素,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运河沿线8市政协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要凝聚各方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沿线产业带建设、周边地区及“1+3”功能区建设上形成合力,凝聚全社会力量,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