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高质量研究
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要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气息浓厚,经济繁荣,是江南运河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径。新型智库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必须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凝聚高质量的智慧成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新型智库促进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
高质量研究的优势初步凸显
近年来,以东吴智库、石湖智库为代表的苏州市各新型智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发挥智库专家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围绕大运河苏州段史料搜集、运河遗产、文旅融合、民歌活态保护与传承、沿运河古镇人居生活、运河文化带立法、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19年,以苏州市社科联培育的6家新型智库为主,分别向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研究成果50余份,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和研究维度为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建议。其中,东吴智库参与编制的《江苏大运河文化旅游消费白皮书》,已成为研究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联动发展效果的重要文献;2019年9月成功举办的“江南运河文化论坛”,现场发布《江南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苏州倡议》,深度解析了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江南运河文化带建设。
新型智库促进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高质量研究面临的问题
新型智库作为新时代智库建设的探索,对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三点不足:一是智库研究成果有待系统整合。当前,部分智库对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的研究还停留在个别文化现象或单一学科视角,对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力度、深度还不够。二是智库研究视野亟须全面拓宽。部分智库研究立足苏州段当地,“站在苏州看苏州”虽能深刻挖掘苏州原味,但缺少与全国或国际相关研究成果对话碰撞,缺乏对大运河文化发展国际共性和差异性的研究,不能准确把握苏州段运河文化中的特色与必然。三是智库团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现有课题的研究主体大部分来自高校,缺少来自文化实务机构、科技机构、产业企业、非遗传承人等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未能形成充分对撞与共鸣,限制了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获得新知识,总体上“研中学”能力不足。
新型智库促进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高质量研究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新型智库要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持续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研究的新路径。
一要突出新型智库的高站位高起点,围绕大运河苏州段文化、旅游、生态、经济、民生等方面开展前瞻性系统性研究。发挥新型智库专家优势,针对运河建设开展前瞻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构建符合苏州发展历史规律的理论架构与实践空间,持续释放智库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促进大运河苏州段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研究运河的新型智库与其他专业型智库不同,是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来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新型智库要发挥独特的资源号召力,组织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生态等多领域专家协同研究,围绕“运河文化+”形成跨学科研究成果,强化质量导向,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遵循。
二要整合新型智库的外联优势,构建“运河文化+开放对话+”模式,推动中国运河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鼓励各国智库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迫切需要一个平台,促进各国智库间的对话交流和决策咨询。运河智库与国际社会组织的互动,有助于凝聚国际共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运河智库可牵头组织运河文明国际论坛等,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商发展大计,创造新的合作共赢机遇。同时,通过牵手全球运河城市,力促江南运河沿线城市与其他国家运河城市结对,以运河为纽带讲好中国运河故事,传播中国运河声音,促进国际科技、人文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三要强化新型智库育人引才功能,创新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新型智库应积极对标国内外高端智库,做好聚才用才工作,引进知名专家,扶持青年学者,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同时创新资源整合、评价激励及成果转化等机制,不断发挥新型智库人才引进培养的创新优势。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有序实施。新型智库要整合各领域专家,突破学科视角、专业边界和区域视野,加强多学科交叉联合研究,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综合研究,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话碰撞,切实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把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高质量研究推向新高度。
(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市场培育与江苏实践探索研究”(19GLB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苏州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