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常州篇
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由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和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常州篇
历经千年开发保护运河史上最悠久的河段之一
图为《古运回望图》常州段采风资料图
常州,古称延陵。公元前547年季札封邑于此,常州开始了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秦时置县,西晋以后一直为郡、州、路、府署所在地,直到隋开皇年间始有“常州”之称。
早在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挖了自望亭抵常州奔流的运河,初步奠定了常州运河水系的主要框架。
常州运河处于江南运河北段,此处地势高仰,维护运河的水量主要依靠长江,而江岸变迁、江潮涨落又时常影响通航能力。为了保证漕运畅通,秦汉以来就修建堰埭等建筑物用以蓄水、平水。隋代建成了奔牛闸、京口闸和吕城三闸又辟练塘作练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段运河的水况。唐代也曾设置堰闸、节水济运或改变入江口、导水进河等。据史料记载,唐宪宗时刺史孟简就在常州、润州段开一条新道孟渎。北宋时期还开辟了澡港河、顾塘河等新河,其中顾塘河沟通了子城河与运河使常州城内的水系贯通无阻。南宋政府曾重建奔牛闸。
到了元朝至正年间,常州路判官朱德鳞因见运河横贯城中,水浅船多,便在前河南九里处开凿城南渠以分流运河,漕渠便由青果巷再次南移迁出城外形成了青果巷漕渠与城南渠并存的景观。明朝也十分重视对运河的治理,开通了孟渎、德胜河两条通江支流引水,或作为代替航道,与常镇运河相互配合使用,并修建闸座,大治练湖水柜。直到清朝后期实施漕粮海运政策之后,常州运河的漕运转输能力才随之终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常州运河市区段进行多次清淤疏浚与整治,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运河南移工程,不仅增强了运河的航运能力,更有利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运河文化遗产丰富
图为《古运回望图》常州段采风资料图
大运河常州段是中国运河史上最悠久的河段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节点之一。大运河滋养了常州两千多年,形成了常州独特的运河文化。在运河常州段沿线,分布了为数众多,种类丰富的文物古迹。
大运河航道及水利工程遗存。常州运河河道遗存众多,重点保护类有老运河常州西段通航段、禁航段,一般保护类有关河、西市河、北市河、南运河和老孟河。
图为《古运回望图》常州段采风资料图
大运河聚落遗产。常州段古运河主要指自西涵洞桥至怀德桥、广化桥、同济立交桥、白家桥,再穿过戚墅堰流向无锡的水道。这条水道沿岸除了驳岸、古代码头,还有一定规模、集中成片的建筑遗存,较完整、真实的体现了古城常州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化品味较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乱针绣,还是南北交流,中西结合的产物。
大运河穿越南方地区的典型段落
图为常州运河资料图
大运河是常州人民的母亲河,至今仍承载着江南地区水利调节、交通运输、文化衍生等功能。2013年初,运河常州地区作为中国大运河穿越南方地区的典型段落,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
近年来,常州市重点实施了运河南移工程,开展专题研究,编制保护规划、加强沿线文本修缮工程,运河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重视。2004年,常州市制定了《常州老运河及河滨河地带概念性城市设计》,2007年,常州市成立了大运河保护领导小组,2008年又编制了《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确定了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等五类保护重点,使运河遗产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形成“看运河必到常州”的品牌效应
图为新时代常州运河资料图
随着运河风光越来越美,常州全市上下达成共识,要把运河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景观河,打造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形成看运河必到常州的品牌效应。
2020年4月26日,“水韵江苏又见美好”主题游常州分会场举行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作为分会场之一的常州迎来了来自南京、扬州、镇江、泰州等地的旅客朋友,他们一起走进常州热门景区,体验远山近水、动静相宜的魅力常州,体验常州的大运河文化。
为了更好的发展常州市的旅游,常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常州市支持文旅发展促进旅游消费的八项措施》;市文广旅局组织启动常州文旅惠民月,释放旅游复苏信号,合力助推常州旅游市场重振旗鼓、重焕生机,吹响常州“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的集结号。
发展现代的旅游,离不开古老运河文化的挖掘。比如蓖萁巷是运河常州段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向全国及世界推介蓖萁,提高了常州的知名度。继续整理、挖掘与运河有关的文化遗产,达到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图为新时代常州运河资料图
按照历史渊源科学合理布局,创造古运河“中国之最”的常州品牌,并在更大范围内提升常州人民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素质。
图为《古运回望图》所绘常州名胜古迹——篦箕巷
对于常州而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运河名城,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中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仍将有很多工作要做。未来可期,我们期待常州会越变越好,也期待常州的运河故事广为流传……
总策划谷建华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联合出品
附:
关于《古运回望图》
《古运回望图》之创作,旨在弘扬自强不息之民族精神,漕运盛景之再现,贵在推崇厚德载物之中华气量。
公元新世纪开元之年,华夏再沐朝阳,春风又绿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华先生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己任。斥巨资,募群贤,研史料,重考察,集众家之才智,请诸师之妙笔,穿越六百年时空,探寻当年漕运盛景。历时五载,征修四次,终成《古运回望图》。
全卷通高83公分,长210公尺,以明代航运鼎盛时期为背景,以运河为主线,自通州始至余杭终,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余城镇,浩浩荡荡,三千余里,一气贯通,气势恢宏。画面兼工带写,五色丹青,师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细腻,疏密得体。山水迤丽,柳岸花明,漕艘栉比,往来如梭,闸坝码头,廪粟云屯,城镇市井,百态人生,纵观全卷,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正可谓,漕运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