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独家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济宁篇

发布时间: 2020-06-22 15:27:1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由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和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济宁篇

调控南北大动脉“北方都江堰”影响深远


图为京杭大运河济宁段资料图

济宁,大运河纵贯全境,流经梁山、汶上、嘉祥、任城、鱼台、微山等6个县区,全长约230公里,流域面积占济宁市国土面积的70%以上,遗留不同历史时期的运道总长度587公里,申遗保护规划293公里。元、明、清均在济宁设督理运河河务的高官和最高漕河管理机构“运河总督河院署”,有“七十二衙门”之称和“运河之都”的美誉。

济宁是调控中国南北大动脉的枢纽,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素有京杭大运河的“水脊”之称,是漕运之“咽喉”。明朝初年,黄河决口,运河淤塞不能通航。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书,言山东运河疏浚之利,工部尚书宋礼奉旨治理会通河,采纳汶上老人白英建议,引汶济运,分水南北,相继兴建了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设柜蓄水、建湖泄涨、防河保运及建闸节流等一系列结构缜密的配套工程,从而保障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这个配套工程就是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其科学价值和技术水平当与李冰父子的都江堰相媲美,号称“北方都江堰”,创造了中外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影响深远,为世代所称誉。

曲阜三孔儒学经典水泊梁山聚义流传


图为济宁曲阜孔林孔庙资料图

俯瞰济宁城,古运河蜿蜒流淌,宛若玉带,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展现着经久不衰的活力。京杭大运河不仅促进了济宁经济的繁荣,还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儒家文化、始祖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让济宁成为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胜地。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和京杭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水泊梁山是水浒故事发生地、梁山好汉聚义之地;汶上宝相寺、兖州兴隆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誉;嘉祥武氏祠被誉为研究汉碑文化的“百科全书”。

图为《古运回望图》太白楼采风资料图

如今,纪念李白的“太白楼”仍坐落在济宁市区,青松掩映,竹影婆娑。“青莲阁”修缮一新,耸立泗畔;“少陵台”古树参天,碧绿环翠。历史遗迹和城市现代化建筑纵横交错,伴着迤逦而过的古运河,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悠远而又现代的画面,散发出古今结合的厚重文化气息。

推进“城市双修”工程打造济宁核心风貌


图为新时代大运河济宁段资料图

近年来,济宁始终以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理念推进大运河保护工作。2018年6月,《济宁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建设任务(2018-2021年)》发布,提出了“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的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任务。其中三带协同中运河文化经济带将围绕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工作,发挥运河文化资源优势,实施大运河、老运河等城市河道及周边地区提升,打造运河之都核心风貌区,推进“城市双修”工程。以治理城市病为导向,瞄准长远,系统治理,将开展水体修复、塌陷地修复、绿地修复、文化建设、公共设施完善、市政设施补齐、棚改安居、市容提升、交通岀行改善、违建治理等10大专项行动。

图为新时代大运河济宁段规划图

济宁对大运河的保护和建设是同步进行的。2020年4月,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始编制《大运河(济宁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该规划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河道水系治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共四方面重点工作展开,深入挖掘大运河济宁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协同打造宣传济宁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靓丽名片。

济宁市2020年上半年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加速推进大运河水上旅游线路项目建设。4月份,总督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取得重要进展,运河文化记忆、微山湖5A景区创建,南阳古镇景区提升,各项重点项目都取得重要进展。

5月1日,济宁首条运河水上旅游线路正式通行。微山县南阳镇开辟了郭庄码头—南阳古镇新的水上航道。航道全长约35公里,北起济宁市任城区郭庄码头,沿京杭运河一路向南,直通南阳古镇,从水上将太白湖景区和微山湖、南阳古镇景区融为一体,使人们能通过崭新的视角饱览运河胜景。让游客可以惬意感受大自然风光,尽情体验运河文化。

传承运河文化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图为京杭大运河济宁段资料图

2020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支持济宁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微山湖等国家级湿地提升改造,支持济宁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济宁市政府始终坚持文化遗产与非遗资源一体保护,着力“保护好”运河文化。加强运河非遗保护,讲好济宁的运河故事。济宁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和振兴计划,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力度、抢救性保护力度、生产性保护力度,着力“传承好”运河文化。

以建设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在全市重点河流全面推行了“河长制”,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先后实施了湿地保护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环境综合治理、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重塑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流生态系统。

图为京杭大运河济宁段资料图

围绕打响“运河之都”文化旅游品牌,推进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启动了微山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有计划地保护性恢复玉堂酱园、竹竿巷、崇觉寺等历史建筑,规划建设古运河儒商风情街、济州古城、运河民俗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初步打造出城水相依、碧水灵动的沿河景观带。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济宁篇

千年流淌、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展现着济宁的历史风貌,担负着提升济宁城市品级的责任,承接着彰显济宁文化特色的使命。古老的“运河之都”济宁,将倍加珍惜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历史机遇,更加深度挖掘运河文化资源、发展运河文旅产业,续写“以河兴市”的新篇章故事,让我们期待。

总策划 谷建华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联合出品

附:

关于《古运回望图》

《古运回望图》之创作,旨在弘扬自强不息之民族精神,漕运盛景之再现,贵在推崇厚德载物之中华气量。

公元新世纪开元之年,华夏再沐朝阳,春风又绿神州。翰墨歌盛世,丹青寄赤心。谷建华先生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己任。斥巨资,募群贤,研史料,重考察,集众家之才智,请诸师之妙笔,穿越六百年时空,探寻当年漕运盛景。历时五载,征修四次,终成《古运回望图》。

全卷通高83公分,长210公尺,以明代航运鼎盛时期为背景,以运河为主线,自通州始至余杭终,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五大水系,百余城镇,浩浩荡荡,三千余里,一气贯通,气势恢宏。画面兼工带写,五色丹青,师法自然。人物景色,勾勒细腻,疏密得体。山水迤丽,柳岸花明,漕艘栉比,往来如梭,闸坝码头,廪粟云屯,城镇市井,百态人生,纵观全卷,三千里漕运风情尽收眼底,五千年华夏文明彰显其中。正可谓,漕运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

推荐阅读
流动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江苏实践 与此同时,江苏已经制定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编制完成《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正在加紧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长廊建设、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现代航运建设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保护和高质量建设。为加强与世界运河城市交流,早在2009年,江苏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运河主题的非营利性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长邓清向课题组介绍:“现在已有153个世界运河城市和相关机构个人加入‘运河文明体’的‘朋友圈’。江苏积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顶层设计、遗产保护、治理修复、文旅融合等多方发力,对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课题组走访江苏运河沿线,就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2020运河文化嘉年华·瘦西湖夜市活动启动 瘦西湖景区将通过打造夜游、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推动扬州“夜经济”发展。4大板块开启“夜文化”一长春路杨庄桥至趣园广场区域,主要是三把刀集聚区夜游和花月夜肆内容包括夏夜集市、非遗展示、晚间夜宵、歌舞表演等6月19日-7月19日每周五六日晚上进行活动,7月20日以后每晚正常举办二瘦西湖景区举行“二分明月”夜游活动6月19日-7月19日期间,每周五至周日开放景区夜游7月20日起改为每天开放,每天开放时间至21:00,如当天遇雨则停止夜游三宋夹城景区十字街广场至棋艺长廊举办城里的月光宋夹城市集活动以“集市”为载体,整合美食、文创、手作好物、非遗等多种元素,打造一场好看、好吃、好逛、好玩的国潮范集市四虹桥坊商业街区和花都汇公园举办特色产品市集、非遗文化展、二手商品交易市集等5大亮点呈现瘦西湖夜一重新打造长堤春柳亮化工程,与荷浦熏风遥相呼应,让游客远眺不一样的“广陵红”二徐园、钓鱼台、凫庄等经典建筑灯光效果再升级,采用氛围光源,勾勒江南园林“水墨画”三五亭桥桥体及周边亮化将更显特色,突出独具魅力“月亮城”四二十四桥在亮化基础上增加水景表现手法,采用白色灯带配以冷雾效果,营造如梦似幻“穿越感”五1757美食街坊区域打造小型灯光秀,推出网红“染色灯”“灯光秋千”“互动感应式琴键”等,奏响古典与现代的“协奏曲”。”扬州旅游营销中心董事长肖洁表示,通过夜游和实景演出、美食夜市相结合,推出满足游...
蔡丽新代表:全力建设文化带 释放大运河之美 “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大运河文化保护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大战略部署,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这既是对淮安‘运河之都’历史地位的肯定,更是对淮安保护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工作担当作为的殷殷期许。运河之都、千秋淮扬是历史古城淮安最为显著的文化符号之一,纵贯东部沿海地区的京杭大运河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水的灵气与活力。”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代表说。
江苏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 让古老运河璀璨生光 《决定》出台后,如何真正发挥好大运河的文化引领作用。江苏汇聚各方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依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确保《决定》落地见效,努力做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江苏示范。江苏地处大运河中间段,在这里大运河纵贯南北790公里,是目前尚在使用里程最长的省份。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