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六周年,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式提出三周年。为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去年国家又提出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任务。江苏段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2021年底前要完成建设任务,为全线树立标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没有先例可循,江苏要当好示范,必须在实践中探索,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全球视野、中国高度、时代眼光,破除制约性瓶颈和深层次矛盾,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为此,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建立省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局,完善管理体制。通过成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局,并以此为龙头,加强条线资源的整合,可以统筹不同部门利益,强化顶层设计、跨区域统筹协调,构建工作协同与信息共享机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实现承上启下,从而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
加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立法,推动保护传承利用理念入法入规。要通过专项立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严防大拆大建、监管失控,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完美展现运河风貌。通过流域性立法,构建公平公正、权责一致的生态补偿制度,纵向上突出以奖代补的生态补偿机制,横向上建立区域流域上下游“双向补偿”机制,确保属地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地方立法,调动沿线城市和不同部门保护大运河水生态的积极性,打造南水北调东线清水走廊,让一江清水向北流。
坚持整体保护,适度利用。既要保护好运河物质遗产,又要保护好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运河的文化资源,又要保护好运河的生态;既要保护好大运河遗产区、缓冲区范围内的文化生态资源,又要保护好风貌协调区、视觉廊道,以及运河沿线城镇聚落的文化与生态;既要保护好运河的主航道流经的区域,又要保护好历史上的运河遗址以及运河支流水系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特别是要坚持生态优先,加强运河生态文明建设,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山水秀丽的江苏大运河绿色生态带,让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有效载体。
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处理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密切关系,做到两规合一、多规衔接。既要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两规合一,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纳入文化带建设规划之中,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带动面上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探索出保护、传承、利用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江苏模式”;也要注重各个城市的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对接,做到多规衔接。沿线城市在规划之初就要形成协同发展、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态势,形成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规划编制机制。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要选择大运河文化中那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文化价值、鲜明文化特色、重要文化影响的“最江苏”元素,从而充分体现大运河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不但要做好各个遗产点保护,各项节点工程的推进,而且要做好面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协调推进。要将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资源优势充分调动起来,共同打造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金色文化带。还要注重与江苏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融入多元城市功能,带动江苏整体复兴和沿线城市活力的提升。
建立跨地区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城市间协作。要注重跨地区的协调,通过协调协商机制,强化沿线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有序衔接、协调推进。要做到上下游协同、区域协调,形成管理模式和管控方式上的全省、全线一盘棋,战略面结合。建设一批跨地区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国家有关部委建立全流域范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联动机制,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形成共建共享的模式。
处理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用天人合一的运河水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要通过运河水生态文化的引领,优化整合区域水资源,统筹考虑南水北调、引黄等调水工程,推动区域内京杭大运河适宜航段尽早恢复通水和旅游通航。推动中央财政对大运河文化带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建立治污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对沿线已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项目如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等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专项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要坚持系统治理,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提升植被覆盖水平,建设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在沿河城市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等生态中心,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
用包容开放的运河文化推动开放发展。要利用运河良好生态,吸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对外连接和窗口作用,拓展与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贸易、文化往来,加快文化优势企业走出去。要统筹大运河沿线的遗产资源,以文化遗产为载体,以大运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核心,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园,生产一批运河文化精品并传播到国外,将大运河建设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前沿窗口。
用创新创造的运河文化推动创新发展。运河文化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创造精神。要传承创新创造的精神,加强对创造性、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经济创新性发展。用运河创新文化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植入现代元素,用现代理念嫁接传统,培育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用追求精致的运河精神推动传统服务业做优做强。要创新发展与大运河文化相关联的文化会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休闲娱乐、艺术服务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机勃勃的“创新运河”。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