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杭州“国球中心”主体落成大运河亚运公园明年3月交付验收

发布时间: 2020-07-27 09:28:52 | 来源: 杭州日报 | 作者: 黄冉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杭州亚运场馆建设又有新进展!

23日上午10点45分,拱墅区大运河亚运公园在建的乒乓球馆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块网架缓缓吊起,落在屋顶,至此,网架吊装全面完成,杭州的“国球中心”屋面钢网顺利合龙。

乒乓球馆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分为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共设约7000座观众席,被民间称为杭州的“国球中心”。

建筑造型由美国ATS团队设计,取自良渚文化的“玉琮”。外立面色彩和亚运吉祥物“琮琮”一致,采用黄色阳极氧化铝和斜交网格玻璃幕墙构成。屋面钢架最长跨度约130米,比赛场地跨度约90米,共计15个单元,4201根杆件,网架部分为570吨,总用钢量为2500吨,上部为空间网架结构、下部为单层变曲面弯扭斜交网格结构,设计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网架安装采用分块吊装的方法进行施工,先分成15个单元进行地面拼装,搭设临时支撑,再开始吊装就位,先安装内圈,再安装外圈,每个单元重量在25吨-46吨,历时近3个月。

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实施全过程BIM指导。简单来说,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建设,这在亚运场馆中为数极少。

大运河亚运公园由拱墅区政府主持建设,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53个竞技场馆之一,也是集公园、场馆、商业于一体的运动综合体,由蓝城集团负责运营。

大运河亚运公园占地701亩,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8亿元。项目配套完善,除乒乓球馆外,还包括5000座的“杭州伞”(杭州亚运会曲棍球比赛场)、亚运广场、全民健身中心、下穿广场等,园区内还设有3.6公里跑道、1.3万平方米人工湖、1.6公里城市河道,满足各类体育项目需求。大运河亚运公园还将秉承科技亚运理念,打造智慧场馆。

据悉,大运河亚运公园计划于2021年3月完成主体验收。

(文章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推荐阅读
杭州“国球中心”主体落成大运河亚运公园明年3月交付验收 23日上午10点45分,拱墅区大运河亚运公园在建的乒乓球馆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块网架缓缓吊起,落在屋顶,至此,网架吊装全面完成,杭州的“国球中心”屋面钢网顺利合龙。大运河亚运公园由拱墅区政府主持建设,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53个竞技场馆之一,也是集公园、场馆、商业于一体的运动综合体,由蓝城集团负责运营。乒乓球馆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分为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共设约7000座观众席,被民间称为杭州的“国球中心”。
大运河迎来中外景观设计团队,未来将恢复古码头 今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规划自然委与通州区政府公开向全球开展征集,对温榆河和大运河副中心范围内长约17公里,包含部分两岸建筑、绿地、桥梁及公共空间等面积约11.66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设计和景观提升,结合大运河5A级景区建设,整合“三庙一塔”景区、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沿岸文化旅游资源。此次设计要求重点设计运河奥体公园慢行桥、城市绿心慢行桥、大运河森林公园(甘棠闸)慢行桥三座近期可建设桥梁景观方案。记者今天(7月24日)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有了新进展,3个优秀团队从5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并入围。
大运河沿线将科学再现古码头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荷兰MVRDV事务所联合体,以及法国岱禾和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联合体等3家设计团队,从57家应征团队中脱颖而出,将参与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为讲好大运河故事、擦亮大运河金名片而努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有了新进展。
河北沧县:悠悠运河水美丽乡村入画来 农民不仅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实惠,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大面积林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盛夏时节,在大运河畔的河北省沧县大白杨桥村,树木葱郁,河水清澈,百亩荷花映日别样红,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野生鸟类纷纷到此觅食嬉戏,千余只白鹭沿河岸栖居,它们姿态婀娜,随风起舞,给大运河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观。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