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出台 多处涉及洛阳

发布时间: 2020-09-30 10:22:45 | 来源: 河南日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9月29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其中,多处内容涉及洛阳。

《规划》将大运河沿线与其历史文化价值存在直接关联的超过1200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列为规划对象。包括序言、9个章节、4个专栏和2个附件,涉及北京、天津、河南等八个省(市),实施期限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作为大运河的中心和枢纽城市,《规划》在布局上突出了洛阳的核心地位。

《规划》顶层设计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项目。其中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洛阳新潭及南关码头遗址、漕渠遗址、洛河故道古沉船、天津桥遗址、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等项目列入“大运河重要文物系统性保护项目”;隋唐大运河仓窖考古遗址公园(含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黎阳仓遗址)、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仓窖博物馆等项目列入“大运河展示阐释体系建设提升项目”;回洛仓遗址、洛阳汉唐漕运水系遗址等项目列入“大运河重要遗址考古研究项目”。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北京、扬州、洛阳等城市探索推进大运河重要点段国家遗产线路建设。洛阳实现了《规划》各类项目的全覆盖。

“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质量打造大运河洛阳段,既是洛阳的使命担当,也是重大发展机遇。”洛阳市文物局负责同志表示,下步,洛阳将按照《规划》相关要求,围绕运河遗存和相关遗址,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抓好大运河沿线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运河示范城市。

推荐阅读
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落幕 取得五大成果 近日,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以下简称2020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 围绕“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主题,2020京杭对话举办了“1+8+N”项活动,即1个主论坛暨开幕式、8项主场活动,以及来自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的N场主题活动,兼具国际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和传播性特色,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展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九“崇文门(上)”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城门改建,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瓮城,改名崇文门,取《易经》"文明以建""其得刚健而文明"之意,与宣武门相对称,左文右武。崇文门既是走酒车的门,又是收税的地方。明清时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此地,征收商税,其税收居全国之首,因此又叫“税门”。
河北衡水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情街区 再现昔日“小天津卫”繁荣景象 ​29日,河北省衡水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峰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衡水市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口挑水坝,打造了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情街区,再现昔日“小天津卫”的繁荣景象。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出台 多处涉及洛阳 9月29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其中,多处内容涉及洛阳。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