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行走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之父”郭守敬:度越千古耀星河

发布时间: 2020-12-28 16:10:47 | 来源: 河北新闻网 | 作者: 曹铮 肖煜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记者手记】

大运河悠悠荡荡自临西尖冢流入邢襄古城,沿河北、山东两地边界北去,于清河渡口驿出境,58公里泽被古城之水,不仅是大运河舟楫竞发的一个片段,还流淌着大运河的生命基因。出生在邢台的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通惠河,使江南漕粮得以伴着一河盛景北上,直达京城。度越千古,郭守敬对河湖水系的规划整治成为奠定城市文脉基本格局的空前壮举。不久前,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漫步邢襄,走近“京杭大运河之父”郭守敬。

邢台达活泉公园内的郭守敬铜像及观星台。河北日报记者田瑞夫摄

信步河北邢台达活泉公园,高耸的杨树夹道而立,笔直的青石路将一行人送到郭守敬铜像前。“他手中所持四卷图纸,分别代表他在天文、水利、数学、仪器仪表制造四个方面的科学成就。”正当我们仰视这位远眺运河的先贤身影时,郭守敬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迎了出来。一幅打造风光旖旎运河盛景的智慧与功绩图卷,便在这一园一馆中逐渐铺展开来。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明代大学士李东阳一首《过鳌头矶》,将昔日大运河邢台段桨声帆影的景致描绘得声情并茂。而成就这繁盛景象的,便是生长在邢襄古城的元代科学家郭守敬。

历史上的大运河虽然都以北京、杭州为端点,但曾经历过两种走向,不同走向的分界点便在元代。元代以前的大运河形成于隋唐,以中原腹地洛阳、开封等为节点,向北京、杭州两个方向展开,略呈弓形分布。元代郭守敬通过山东段运河的开凿,使京杭之间不再绕道洛阳,航道被拉直和缩短,此后形成了京杭大运河。七百年前的智慧闪光,在华夏大地上定格为鬼斧神工的水利奇观,大运河这才跨越鲁中丘陵,进入了燕赵大地。

那些老去的影像、过往的时光,从未被邢襄古城遗忘。站在郭守敬规划京杭大运河勘察路线示意图前,尘封的历史记忆顷刻间被打开,大运河浩荡醇厚的气息扑面而来——公元1293年,元大都(今北京)秋意正浓,满城黄叶。城中沸反盈天,一条新通航的河道两岸围满了百姓,他们欢呼雀跃地迎接着满载粮食货物,从江南远道而来的船只……一条大运河以最科学的路线连接起北京和杭州,从元代到明清,帆樯蔽日、万艘朝宗,运载着半个天下的财富往返不息。

“郭守敬通过对隋唐大运河的截弯取直,使京杭之间的水路运输行程缩短近800公里。此外,他还设计并亲自主持了通惠河的修建,使漕粮可以直运京城……”红柱金瓦、石基飞檐的仿古建筑群内,郭守敬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将我们的思绪拉回现实。京杭大运河图纸上分布的水闸,显示着智慧的力度与美姿。元代采用“闸化运道”的方法控制大运河水位实现逆水行舟,济宁到临清一百多公里航道上有30余座闸,仅大都城区至通州段便设计了24座闸,这些如同琴弦品位般精确有效的设计均出自郭守敬之手。

然而,大运河水利工程设计实施仅仅是郭守敬毕生成就的一部分。他在天文、历法和数学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足以令后人惊叹。触摸着他创制的简仪、仰仪、正方案等仪器,感受到的是华夏先人的智慧和力量。

“这位老爷爷是谁啊?”“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他是咱们的老乡……”耳边忽然传来奶声奶气的问话和充满自豪的回答。红衣花裤的小女孩仰着小脸,凝视郭守敬铜像,身旁的父亲温声细语地讲起这位“京杭大运河之父”的不朽功绩。“这座铜像是1985年建成的,我们算是‘同龄人’!”这位带着女儿在园中游玩的男子叫张明,土生土长的邢台人,对家乡的风土人文了解颇多,他说希望女儿能记住这位家乡人引以为傲的先贤大能。言谈间,自然流淌出对故乡热土的深情。

很多城市都有一条以人命名的道路,邢台也不例外。达活泉公园南门正对着的,便是“守敬北路”,那是后人感念郭守敬的方式。街上一座经营了三四十年的“守敬照相馆”,如今已变成“守敬照相数码冲印”。无论名称如何变化,“守敬”二字显然带着深挚的敬意,彰显着这座古城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同样镌刻着悠远文化基因的,还有市区内的郭守敬小学。清晨路过这里,来往的车辆、行人都自觉放慢车速和脚步,让人心中升腾起一种感动。

虽然大运河并未流经邢台市区,但古城孕育出的“京杭大运河之父”郭守敬,将这座城市与运河史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如今,郭守敬纪念馆已成为全国郭守敬研究中心,并以其雄伟的建筑、新颖的陈列、幽雅的环境,先后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往来游人日复一日的品读中,大运河气韵悠长,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无限智慧和科学领域的不凡成就,让郭守敬成为历史时空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名字来命名月球上的地貌,其中有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在其周围,是爱因斯坦、牛顿、阿基米德、欧姆、焦耳……

将目光望向大运河历史深处,品读郭守敬的家乡,与古人对话,与风物交流,震撼与自豪漾出心间,颇有“品一城而知天下”的感触。踏上去往大运河水岸的路,不禁久久回眸,遥想七百年前的古人,撑一叶小舟,顺水而下,道别时也忍不住回过头来,向渐行渐远的邢襄古城深情凝望吧……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肖煜)

 

推荐阅读
“首博(东馆)镶嵌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 古韵风帆”描绘运河图景 首都博物馆(东馆)是镶嵌在城市绿心中的“古韵风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向“运河之舟”致敬。
浒墅关:一体化发展演绎现代版“运河繁华图” 苏州浒墅关,正以项目大突破为笔,勾勒一幅现代版“运河繁华图”。
感悟运河文化魅力 德州开展古运河文化主题采风活动 为充分感受德州市古运河文化,触摸深厚宽广的运河文脉,12月26日,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运河文化专委会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采风调研。
千里运河第一湾:河畔旧厂区变身宿迁网红公园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公园充分利用大运河宿迁段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历史,重点打造靳辅广场、四世同堂广场、运河记忆馆等景观节点,复现了宿迁对大运河的文化记忆。宿迁市住建局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副主任颜崇照介绍,运河湾公园是宿迁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具体行动,是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