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毛梦溪:讲好大运河故事 完善沿线运河文化解说系统

发布时间: 2020-08-11 10:12: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宋柏霖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国网8月10日讯 (记者 宋柏霖)8月6日下午,第17期中国网议库系列沙龙活动暨“讲好大运河故事”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大运河领域企业家就“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参加研讨会的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表示,大运河作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是中国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而且对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汇聚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毛梦溪介绍,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界别的参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期、深度关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辩证地阐释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处理好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区域发展三重关系。为此,民进中央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并提出建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加强制度设计,推进协同管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不要博弈,要联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前面临的三个问题尤其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是分段管理、多头管理,制约大运河文化带的统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8省34个城市,其工作涉及水利、文物、旅游、交通、环保、国土、住建、规划、文化等多个部门。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立法的现实下,基于不同属地、不同部门的管理需要和管理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各属地、各部门难以达成一致,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

二是缺乏专业化管理,大运河文化阐释解说系统滞后。国家层面尚未形成专业化、多层次的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团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需要。大运河文化阐释解说系统不科学、不系统、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播。

三是保护与开发博弈下过度开发问题显现,制约大运河文化带的永续开发。由于历史上对大运河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的忽视,一方面部分文化遗产被忽视、难逃破败厄运,另一方面又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开发的问题。保护范围不明确、缓冲区预留空间不足、不合理等,改变着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环境,并造成持久负面影响。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制度设计,推进协同管理。习近平总书记讲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但到目前为止,在依法管理运河方面,我们还没有一部关于保护、利用大运河的条例。以条例来规范管理,形成以运河遗产点为核心、运河河道为线、保护范围为面的条块化运河保护与管理网络。理顺区域间、部门间、产业间的关系。

二是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盟”,完善大运河文化阐释解说系统。将洛阳大运河博物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静海大运河博物馆等连点成线,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博物馆联盟,系统展示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科技内涵。进一步完善大运河沿线运河文化解说系统,科学、系统、客观地展示大运河文化的价值内涵。

三是划定中国大运河生态空间管控范围,构建大运河廊道系统,使管理者“依法按界”管理、保护,科学指导城乡开发和建设。以整体保护为基本出发点,用大运河串联起沿线关键遗产节点,构成一条历史文化廊道;通过生态治理,岸线整治,将大运河沿线打造成水清、岸绿、环境优雅的生态廊道;分段通航,部分恢复大运河航运功能,改造利用河岸堤顶道路建设大运河岸线行车通道,点缀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小品,打造一条观光廊道。

毛梦溪介绍,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来,民进北京市委会、天津市委会、江苏省委会、河北省委会、河南省委会等就“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曾有开展调研,并形成提案,提出建议,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效果越来越明显。

毛梦溪建议,应把大运河保护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彻底清除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这两个立法障碍,发挥各地职能部门的作用,有效地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统筹规划、整体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借鉴国外运河法的实施经验,整合国内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参照《长城保护条例》模式,制定符合国情省情市情的《大运河保护条例》,使运河保护有例可循。

 

推荐阅读
姑苏法院与6家检察院共建合作机制 涉大运河案件快立快审快执 苏报讯(苏报融媒记者邹强通讯员杨萌)日前,由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牵头,大运河苏州段沿岸沿线的相城区、虎丘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及苏州工业园区六家检察院,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深化大运河苏州段生态资源司法保护“1+6”合作机制。签约仪式上,“1+6”成员单位就深化大运河生态资源司法保护合作机制的落实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表示将在案件审判的基础上,共同推进大运河一体保护,促进“1+6”合作机制落地生根,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调配合,深化交流协作,筑牢大运河绿色生态屏障,发挥司法合力助力大运河保护。根据相关协议,签约单位将整合司法资源,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体保护,注重多元共治,对涉大运河的案件开启快移、快立、快审、快执的“绿色通道”,严厉打击涉大运河污染环境和破坏生物多样性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在浙江杭州揭牌 武术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一路走来,形塑了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审美情趣。充分调动运河沿线城市资源和力量,挖掘和保护武术文化,激发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武术运动,让武术文化遗产“活”起来,获得更鲜活的生命力、更蓬勃的生长力,这是当代武术人可贵的历史自觉。希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和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共同做好有关工作,加强日常交流,为中华优秀武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 2014年6月24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为大力宣传我省大运河沿线城市在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的成就,昨日,由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等省内新闻媒体组成的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集中采访团来到绍兴,探寻我市的大运河保护“密码”。今年上半年,总投资15亿元的浙东运河文化园项目在绍兴正式开工,大运河正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
山东省委召开文物保护工作、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题会议 原标题:《山东省委召开文物保护工作、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题会议》‍。要统筹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推进文物保护、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出席。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