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全国政协委员薛亮: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和利用

发布时间: 2021-03-10 17:31:43 | 来源: 江南时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住苏全国政协委员、省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薛亮接受专访,就如何落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出建议。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两年来,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围绕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已经形成。根据现状,薛亮建议:

一是明确主体职责,加强协同合作。各级各部门定期会商联动,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群协同、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展对大运河全方位的系统研讨,凝聚发展共识,推进价值共创,重塑大运河南北经济交流。

二是发挥地域特色,实行异地联动。推动沿运河各地多层次、多形式沟通,树立底线思维。发挥地域特色,合理布局,加快制定生态环境、名城名镇、文化旅游、航运转型等配套实施方案,鼓励各地各级部门、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建立跨越合作,形成共享合力。

三是严控生态环境,全面保护遗存。把“还河于民、造福于民”作为运河综合保护的根本出发点,严控沿河景点、名镇、村落等周边生态空间占用。加大运河故道的修复工作,对威胁运河遗产安全和环境的各类企业进行整治搬迁,悉心保护现有文化遗存。

四是加强文化宣传,提升文化自觉。加大基础文献研究力度,全面梳理相关文献、方志、地图等资料。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建设统一规范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标识展示,开展专题宣传。推动沿岸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的繁荣衍生,搭建大运河宣传载体平台,讲好运河故事。

 

推荐阅读
大运河专家连续十年丈量“京东最大自然村” 陈喜波据此推测,村民口中一夜而起的大寺庙就是为康熙的此次驻跸而建,而建庙的这一宿正是康熙与孝庄到达平家疃之前在三河县城驻跸的一宿。按照史书记载,陈喜波将康熙三次驻跸平家疃的日程一一列了出来,蛛丝马迹中,陈喜波将这“一宿”的故事与康熙第一次的驻跸对应了起来。这些线索一串,让陈喜波想到了康熙驻跸平家疃的一首诗。
全国政协委员薛亮: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和利用 各级各部门定期会商联动,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群协同、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展对大运河全方位的系统研讨,凝聚发展共识,推进价值共创,重塑大运河南北经济交流。
运河堤岸畅通 文化美景交融 比如运河东侧新华路至永济路段,黄河路至九河路段,多为砖路,坑洼不平,有的甚至不通畅,过往需要去附近村子或社区绕行,给人们出行造成了很大不便。在运河岸边生活了大半辈子,一直在土面和砖铺的堤岸上行走往来。”老人激动地说,“以后用不着了,整个运河堤顶路都要通了。
浙江为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划定国土空间管控“红线” 《通则》规定,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浙江省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通则》(下称《通则》),明确大运河核心监控区为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和浙东运河主河道两岸起始线至同岸终止线距离2000米内的范围,共涉及5个设区市及22个县(市、区),分为历史文化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城镇建设空间、村庄建设空间和其他农林空间等五类管控分区。根据《通则》,对于危害大运河生态安全、破坏大运河景观风貌的项目,违法建设的建(构)筑物,违规占压运河河道管理范围的建(构)筑物、码头等,通过整改、搬迁、关停、拆除等方式限期逐步有序退出。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