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江苏淮安:大运河畔,有间“群众看报室”

发布时间: 2021-08-24 14:08:05 | 来源: 淮安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漕运广场的人气很旺。每天下午不到四点,就有很多市民来到这里锻炼、娱乐。小孩子玩轮滑、老年人唱淮剧,好不热闹。

广场北侧的中国漕运博物馆人气也很旺。博物馆讲解科副科长李乐告诉记者,漕运是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的大动脉,是当时交通运输、物资流通、经济往来的主要形式。作为明清两代融“漕、河、盐、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的淮安繁华一时。当时国家管理漕运的最高机构——漕运总督署就设在今天的淮安区。

游人如织的漕运广场西侧,83年前成立了“淮安群众看报室”。淮安区党史专家刘国章告诉记者,为了唤醒民众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去,让广大民众多看些共产党和在共产党影响下的进步书刊,了解八路军积极抗日的真相,1938年1月,成立了“淮安群众看报室”。

看报室大致方向

“选择在现在的漕运广场西侧,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里当时人流量比较大,是文化活动的地方。”刘国章告诉记者,“淮安群众看报室”的名字源于当时我党出版的理论刊物《群众》。


看报室原方位

“淮安群众看报室”陈列的报刊有《新华日报》《文汇报》等,还陈列过《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西行漫记》等。同时利用大影壁办了墙报栏,刊登主要新闻简介等。到了晚上,还组织歌咏队教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或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

“淮安群众看报室”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为推动淮安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开展起到重要作用,也积蓄培养了不少党的干部和抗日骨干。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唤醒民众抗日救亡,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

同一块广场,在不同的时代,宣传了革命文化、大运河文化。虽然时间过去了83年,但是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份文化自信就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推荐阅读
运河两岸“表情”丰富生动 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本报记者吴桥燕赵风情美食园陈雷摄沧县大白洋桥倒虹吸水利枢纽大运河景观带陈雷摄随着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持续推进、运河堤顶路的全线贯通,运河沿岸各县(市、区)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大运河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不仅带来了良好生态环境,也使大运河文化更加丰富,带动沿岸乡村振兴,真正实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让百姓得实惠。■记者思考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持续推进过程中,我市运河沿线各县(市、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弘扬运河文化内涵,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为运河故事添加丰富、生动的注解,让流动的运河文化泽被当代、启迪未来。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动,东光县依托北起南霞口、南至连镇的10万亩森林长廊,打造大运河森林公园。
江苏淮安:大运河畔,有间“群众看报室” 同一块广场,在不同的时代,宣传了革命文化、大运河文化。游人如织的漕运广场西侧,83年前成立了“淮安群众看报室”。看报室大致方向“选择在现在的漕运广场西侧,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里当时人流量比较大,是文化活动的地方。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取得新突破 近日,江苏“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入库项目进入公示,共有22个入库项目进入公示,常州共有2个项目入围,分别是春秋淹城遗址公园改造项目、老城厢天宁寺旅游基础设施。该项目也是国家文物局函复的全省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物保护项目计划的两个项目之一。此外,万缘桥修缮与环境整治项目获得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21万,是全省唯一获得2021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第二批)支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柯桥检察巧用数字化手段保护运河 ”柯桥区检察院检察长钱昌夫介绍说,该院与辖区运河流经的街道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依托“绍兴河长通”App信息联动平台、12345政务信息平台,形成大数据,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时收集相关线索,并借助水上执法艇巡查、无人机巡航等方式进一步排查核实,分类督促各个职能单位有效履职,加强对大运河的协同全方位保护。通过运用数据化手段,柯桥区检察院在做好浙东运河水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了运河沿线古纤道及太平桥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沿河古树保护、外来生物福寿螺防治等检察公益诉讼等外领域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综合性保护,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就在不久前,柯桥区检察院通过数据平台,发现了在辖区街道浙东运河和三江大河交接处,一在建房屋工程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满了河岸,部分垃圾甚至已进入河面,破坏了河湖生态。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