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苏州京杭大运河首次顶管下穿隧道顺利贯通

发布时间: 2021-09-16 16:11:25 | 来源: 中国交通新闻网 | 作者: 李升阳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9月15日,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苏州胥涛路对接横山路隧道工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苏州市首条京杭大运河下穿通道首条隧道顺利贯通。这意味着京杭大运河两岸成功续接“断头路”,打通两岸民生出行路。

据中铁上海工程局胥涛路对接横山路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戢鸿鑫介绍,该下穿工程采用了矩形顶管技术,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次采用该项技术下穿京杭大运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矩形顶管技术既能保证施工过程中航道的正常运行,也不会破坏大运河的水质环境,进而保护京杭大运河非遗历史风貌不被破坏。

此次下穿顶管尺寸横断面宽9.8米、高5.9米,并存在长距离穿越主航道、河道顶进覆土层浅、涉水底面沉降控制等施工难点,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此次顶管下穿施工难度、断面大小和顶进长度,为国内矩形顶管建造市政车行隧道之最。

为解决长距离所带来的的巨大摩阻力难题,该项目通过严密监测实时油缸顶力、断面土压力及电机电流,综合理论值分析,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试验配制减阻泥浆,通过从管节内部设置的注浆孔向管外压注减阻泥浆及浓泥,使管节四周形成一圈泥浆套,管节下井前在管节四周外壁进行涂蜡、烘烤处理,减小管壁与土体的摩擦系数,以达到减少摩阻力的效果。同时合理控制推进速度和安排管节安装等各个施工环节的作业时间,保证顶进施工连续均衡,避免较长时间的搁置。

下穿浅覆土航道是工程最大难题,该项目将顶进前10米作为试验段,对顶进施工参数、顶进轴线、顶管机姿态、螺旋出土机的出土能力及地面变形情况等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完善施工参数,并在实际下穿过程中,加强对顶管机姿态和施工轴线的控制。同时组建了矩形顶管施工创新工作室,攻关解决大断面长距离顶管顶进减阻、地面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先后收集施工数据5000余项,为后续顶管施工乃至大断面长距离浅覆土矩形顶管下穿河道施工、恶劣天气连续顶进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使得大断面长距离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更加完善、成熟。

据悉,胥涛路对接横山路隧道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全面贯通,贯通后将续接横山路与胥涛路之间的“断头路”,串联起姑苏区与高新区,缓解两区之间跨京杭大运河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方便大运河两岸人民出行。


推荐阅读
“沿着运河看江苏”主题宣传活动起航 据悉,京杭运河江苏段长687公里,贯穿8个设区市。9月16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沿着运河看江苏”主题宣传活动在苏州启动。本次活动将聚焦“经济运河·流金淌银”“生态运河·绿色样板”“文化运河·世界遗产”“红色运河·薪火相传”4个板块,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展示大运河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承载文化传承和交通港航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苏州京杭大运河首次顶管下穿隧道顺利贯通 为解决长距离所带来的的巨大摩阻力难题,该项目通过严密监测实时油缸顶力、断面土压力及电机电流,综合理论值分析,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试验配制减阻泥浆,通过从管节内部设置的注浆孔向管外压注减阻泥浆及浓泥,使管节四周形成一圈泥浆套,管节下井前在管节四周外壁进行涂蜡、烘烤处理,减小管壁与土体的摩擦系数,以达到减少摩阻力的效果。据悉,胥涛路对接横山路隧道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全面贯通,贯通后将续接横山路与胥涛路之间的“断头路”,串联起姑苏区与高新区,缓解两区之间跨京杭大运河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方便大运河两岸人民出行。同时组建了矩形顶管施工创新工作室,攻关解决大断面长距离顶管顶进减阻、地面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先后收集施工数据5000余项,为后续顶管施工乃至大断面长距离浅覆土矩形顶管下穿河道施工、恶劣天气连续顶进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使得大断面长距离矩形顶管施工技术更加完善、成熟。
德州推进运河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 要研究好德州文化特色,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做足水文章,深挖工业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让静止的遗产遗迹活起来。要推进运河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运河文化节点与全市文化产业有效链接,打造传世之作。
扬州开展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 拓展保护方式,项目化推进文化遗产考古发掘、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工作。近日,扬州对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个园、汪氏小苑、卢氏盐商住宅、盐宗庙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情况。要系统研究、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文化挖掘、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等各项工作,更新保护理念,做到保护和挖掘并重、保护和传承并重、保护和利用并重。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