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大运河承载着很多文化内涵,关于它的交响乐作品不少,但民族音乐的表达却寥寥。近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民族乐团创排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首演,填补上这一空缺。更重要的是,它充满极强画面感和历史纵深感的音乐,让观众觉得易于接受,又十分震撼。
最初知道北京民族乐团要创排这部作品时,就听说作曲家是一位85后的年轻人,当时有些震惊。北京民族乐团成立六年来,每年9月10日的音乐会可以说是“团庆音乐会”,乐团每年都会铆足了劲儿推出当年重磅的原创作品。对一般乐团来说,一年一度的大项目,都想寻找声名赫赫的大作曲家进行创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担当《大运河》作曲的是85后的作曲家郑阳。
其实音乐圈早就听说过郑阳的名字,虽然他是年轻一辈,但也创作过不少交响乐作品,也参加过国家级的大型演出,但他一人挑大梁创作民族交响乐,确实少见。后来听说,他与乐团结缘是在去年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郑阳在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带领下,和其他6位作曲家分别创作独立乐章。郑阳的第五乐章《紫禁三和》让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非常认可,也成为合作《大运河》的机缘。
了解这样的背景再去听《大运河》,内心的预期其实被提高了,多了些一探究竟的心态。让人高兴的是,《大运河》没有让人失望。这是一部画面感、形象感很强的民族交响诗作品,它没有把大运河流经区域的音乐元素简单铺排,而是站位更高地展现运河的整体风貌。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把大运河关于家国命运、商贸民生、水利交通等很多极为抽象的元素,形象化地展现了出来。
序曲《开河》神秘,用民族音乐表现的古老东方元素恰到好处;《漕运沧桑》豪迈,能听得出历史的纵深与恢弘感;表现徽班通过大运河进京的《醉千秋》,则空灵动听。其间,也听得出作曲家对中西作曲技法的熟练运用,吸纳很多不同的理念与音乐风格,让民族交响诗的听感丰富起来。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评价《大运河》,那就是好听。但“好听”在音乐圈是一个很微妙的评价。尤其是对于新作品,一些作曲家热衷于追求技法的高难,用业内开玩笑的话说,这些作曲家的新作品高超的技法令其他作曲家赞叹,但足以让赫赫有名的独奏家感到瑟瑟发抖,也让乐团的演奏员感到“头秃”。
当然,作曲技法是作曲家必须考量甚至追求并有所突破的部分,但“好听”的评价,也是普通观众最有诚意的称赞。如果一部作品面向业内,面向学院,它当然可以在技术上追求巅峰,但如果一部作品面向观众,希望观众爱听,能从中听到《大运河》的风韵,最好也能因此爱上民族音乐,可听性就是必然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大运河》完全达到了它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