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85后作曲家郑阳创作《大运河》 让民族交响诗的听感丰富起来

发布时间: 2021-09-16 16:09:26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韩轩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古老的大运河承载着很多文化内涵,关于它的交响乐作品不少,但民族音乐的表达却寥寥。近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民族乐团创排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首演,填补上这一空缺。更重要的是,它充满极强画面感和历史纵深感的音乐,让观众觉得易于接受,又十分震撼。

最初知道北京民族乐团要创排这部作品时,就听说作曲家是一位85后的年轻人,当时有些震惊。北京民族乐团成立六年来,每年9月10日的音乐会可以说是“团庆音乐会”,乐团每年都会铆足了劲儿推出当年重磅的原创作品。对一般乐团来说,一年一度的大项目,都想寻找声名赫赫的大作曲家进行创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担当《大运河》作曲的是85后的作曲家郑阳。

其实音乐圈早就听说过郑阳的名字,虽然他是年轻一辈,但也创作过不少交响乐作品,也参加过国家级的大型演出,但他一人挑大梁创作民族交响乐,确实少见。后来听说,他与乐团结缘是在去年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郑阳在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带领下,和其他6位作曲家分别创作独立乐章。郑阳的第五乐章《紫禁三和》让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非常认可,也成为合作《大运河》的机缘。

了解这样的背景再去听《大运河》,内心的预期其实被提高了,多了些一探究竟的心态。让人高兴的是,《大运河》没有让人失望。这是一部画面感、形象感很强的民族交响诗作品,它没有把大运河流经区域的音乐元素简单铺排,而是站位更高地展现运河的整体风貌。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把大运河关于家国命运、商贸民生、水利交通等很多极为抽象的元素,形象化地展现了出来。

序曲《开河》神秘,用民族音乐表现的古老东方元素恰到好处;《漕运沧桑》豪迈,能听得出历史的纵深与恢弘感;表现徽班通过大运河进京的《醉千秋》,则空灵动听。其间,也听得出作曲家对中西作曲技法的熟练运用,吸纳很多不同的理念与音乐风格,让民族交响诗的听感丰富起来。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评价《大运河》,那就是好听。但“好听”在音乐圈是一个很微妙的评价。尤其是对于新作品,一些作曲家热衷于追求技法的高难,用业内开玩笑的话说,这些作曲家的新作品高超的技法令其他作曲家赞叹,但足以让赫赫有名的独奏家感到瑟瑟发抖,也让乐团的演奏员感到“头秃”。

当然,作曲技法是作曲家必须考量甚至追求并有所突破的部分,但“好听”的评价,也是普通观众最有诚意的称赞。如果一部作品面向业内,面向学院,它当然可以在技术上追求巅峰,但如果一部作品面向观众,希望观众爱听,能从中听到《大运河》的风韵,最好也能因此爱上民族音乐,可听性就是必然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大运河》完全达到了它的预期。


推荐阅读
德州市将打造运河文化地标 翟长生要求,要立足运河文化主题高点定位、深入挖掘,打造运河文化地标。要做足水文章,让运河文化动起来,着力打造运动之城、活力德州,同时深挖工业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让静止的遗产遗迹活起来。要推进运河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运河文化节点与全市文化产业有效链接,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传世之作。
85后作曲家郑阳创作《大运河》 让民族交响诗的听感丰富起来 了解这样的背景再去听《大运河》,内心的预期其实被提高了,多了些一探究竟的心态。在这一点上,《大运河》完全达到了它的预期。其实音乐圈早就听说过郑阳的名字,虽然他是年轻一辈,但也创作过不少交响乐作品,也参加过国家级的大型演出,但他一人挑大梁创作民族交响乐,确实少见。
北京将启动实施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流域生态补水 为提前谋划明年密云水库等枢纽工程汛期安全运行,在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北京市计划在2021年9月20日至2022年5月中旬,调度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工程水源,统筹实施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三大流域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同时,全市地下水将得到进一步有效回补,预计地下水水位总体再上升1米至2米,储量增加6.5亿立方米。9月15日,北京市水务局公布全市重点工程水资源情况,从本月末到明年5月中旬,北京将启动实施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流域生态补水。
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 打造非遗文化街区 当地民俗展演、百年字号商贸文化、手工手艺、运河文化、戏曲文化等,在这条街区可一一呈现。近日,这条非遗文化街区正式完工,对外开放。非遗文化街位于清河县油坊镇大运河畔,建设过程中,既注重恢复历史风貌,又根据时代发展,融入现代元素。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