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从京杭大运河百年间首次全线通水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发布时间: 2022-07-07 17:01:05 | 来源: 解放军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千里碧波贯通千年文脉

——从京杭大运河百年间首次全线通水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图为货船行驶在大运河杭州段。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4月28日,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习主席强调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8年时间过去,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迈入新阶段——

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

也是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全线水流贯通只是大运河生命复苏的第一步。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这条沟通中国南北的千年水脉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重新唱响的船工号子——

“流动遗产”唤醒沉睡文化

“大运河上弯连弯,哎嗨哟;九曲回转往前赶,哎嗨哟;一声号子我一身汗,哎嗨哟……”运河水流经捷地分洪闸逶迤北上,河北省沧县捷地回族乡捷地村村民张俊正坐在河边凉亭里,放声唱起当地流传了数百年的船工号子。

今年73岁的张俊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县船工号子的传承人之一。他说,船工号子伴随大运河漕运的兴盛而诞生,也随着黄河以北运河的断流渐渐销声匿迹。如今在捷地村,仅有6位老人能完整唱出韵味悠长的船工号子,其中年龄最大的已93岁。

运河文化,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此次大运河全线通水,给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带来更多鲜活的素材和场景,为大运河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补水期间,沿线多地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生动展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

“天津被称为‘大运河载来的城市’,与大运河相关的文化遗存、遗址公园达200多个。”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说,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遗产”迎来复苏,必将带动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5年,天津市第一家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营,上千件文物和数百幅图片“讲述”运河魅力,已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公园相继建成,成为群众出游的热门打卡地。

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上塘古运河夜游、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在京杭大运河的南起点——浙江省杭州市,流经拱墅区长30余公里的大运河遗产河道沿岸,密集分布着20处文化地标。从各类博物馆到文化遗址,从公共文化设施到文旅项目,2021年至今已陆续开放7处。如杭州一样,覆盖8省市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正在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过程中探索传承发展的创新之路。

师生共绘的“运河步道”——

创新体验融入“青春故事”

“遇见大运河”巨幅主题墙绘、贯穿南北的“运河步道”、与大运河沧州段相关的诗词……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宇小学,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被巧妙“引”入教学楼,“流淌”在学生身边。

整个“运河步道”上分布着1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以京杭大运河流经的一个城市命名。一楼的所有班级串联起来,构成了京杭大运河的整条路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深入了解相应城市的风俗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城市特色呈现在班级外的主题墙上。此外,“运河步道”上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向前来参观的师生介绍相应城市的特点,人人都是运河文化“小讲解员”。

如何以雅俗共赏的崭新形式呈现大运河流淌千年的厚重文化,走进人民群众生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设置专门章节,强调“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

为了让运河故事代代相传,沿线8省市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古老运河两岸闪动着越来越多的少年身影。

前不久,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的“壮游大运河”研学旅行项目,正式通过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认定。中小学生选择部分研学点位开展实践活动,即可获得相应数量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这堂纵贯南北、穿越古今的“运河文化课”,成为青少年讲好“运河故事”的源头活水。

不只是有形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展现大运河文化内涵的名片。在杭州市,“传统工艺工作站”以“非遗+文创”的保护模式,探索现代城市非遗保护路径,推动传统工艺创新转化。今年立夏时节,他们将半山立夏习俗搬到运河边,让游客亲身体验“斗蛋”习俗,制作半山泥猫,品尝乌米饭。多样的体验活动,让非遗以可亲可感的方式走近市民和游客。

随着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文化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景区将镇河兽、通州八景、漕船等大运河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各类文创产品。如今,文创衍生品已经成为不少景区积极布局的领域,品类也从常规的纪念品延伸至衣食住行各个领域,贴近青年生活。

“流”上云端的“数字运河”——

“穿越时空”触摸历史印记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期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建设成果正式发布。

短篇幅的文章、海量影视资料、趣味知识问答……平台公众服务端分为“知运河”“探运河”“游运河”3大板块。“知运河”设立非遗、红色、美食等10余个文化主题专栏。平台利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主要展示大运河历史沿革、文化资源分类与空间布局、沿线遗址的古今风貌、重点地段的全景画面、景区虚拟漫游等。“探运河”重点打造线上展陈空间,运用手绘长卷、互动游戏等方式,展开运河精神内涵的具象表达。“游运河”重点构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会员服务体系。

除了为游客提供服务外,平台还集纳沿线博物馆、景区及旅行社、酒店等文旅企业,为企业运营提供相关数字化服务,构建开放互助共赢的运河文旅产业生态圈。依托数字云平台建设,大运河沿线文物、文化、生态、产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运河文化产业生态圈初步成型。

大运河沿线分散着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和古城古都,形成一条独特的文化旅游带。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让海量的文化遗产突破时空界限,在屏幕、指尖重现生机。“数字运河”的出现,为新时代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也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蔚蓝色的背景下,样式各异的漕运船只在大运河水面缓缓行驶。沿河北上,路过杭州拱宸桥、苏州吴门桥、镇江金山寺……在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幅生动的运河山水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游客眼前徐徐铺展。直径24米的地面屏幕、高8米的环形巨幕组合成沉浸式数字展厅,游客步入其间便可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大运河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活”了起来。

“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们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作家徐则臣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中写道。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不断凸显。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没有凝固在历史中,而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推荐阅读
德州多措并举传承大运河文化 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风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交相辉映,董仲舒、东方朔、窦建德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从国内、江浙、省内知名三个维度选取了部分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选取了部分水利技术专家,增列了运河文化名家队伍,形成了61人专家名单,按照“挤时间多安排”的原则,拟分批次邀请专家学者对指挥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从京杭大运河百年间首次全线通水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千里碧波贯通千年文脉——从京杭大运河百年间首次全线通水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解放军报记者佟欣雨图为货船行驶在大运河杭州段。《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设置专门章节,强调“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新华社记者江汉摄4月28日,历经14天集中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8.4亿立方米 电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6月28日表示,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共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补水8.4亿立方米,目前京杭大运河保持全线有水状态。魏山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持续推进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贯通补水工作,力争每年实现一次全线贯通,并逐步延长全线贯通时间,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京杭大运河正常来水年份全线有水目标。魏山忠在水利部举行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说,通过加强河道清理整治,抓好水量联合调度,实施水源置换,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动态跟踪监测,加大管水护水力度,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取得显著成效,地下水得到有效入渗回补,压减了深层承压水开采,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了不起的大运河在镜头里如此好看 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边。再如摄影伉俪黄培、江燕齐做“运河记录者”,用镜头讲述运河变迁。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火热进行中,本报“扬手拍”昨天推出“市民拍运河”专题,邀请广大市民一起拍摄心目中的运河美景,征集活动得到了“扬手拍”微信群网友积极响应,纷纷按下快门键,记录运河扬州的日常和美景。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