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拱墅运河新城首座跨运河人行桥计划明年完工

发布时间: 2022-08-31 16:50:15 | 来源: 每日商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效果图

近日,历经12小时连续混凝土浇筑作业,“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反向芬克式桁架桥”——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人行桥工程3号主墩承台浇筑完成,至此,该工程全面进入下部结构施工阶段。该人行桥规模如何?设计灵感源自哪里?完工后市民可以享受到哪些福利?……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记者都打听到了。

就地理位置来看,该工程位于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上塘高架与留石快速路中间,上跨京杭大运河,连接规划运河水街与运河特色小镇。全桥长181.8米,主跨长150米,桥宽8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单跨跨径最大的反向芬克式桁架桥。

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所有桩基施工,承台墩柱接近完成30%,其余承台及3号主墩柱施工已同步开始施工,预计9底将完成所有承台施工,10月底完成2个主墩施工的节点目标,计划明年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运河新城单元(运河湾城市设计范围)人行桥颜值也很高。据悉,该工程的方案灵感来自京杭大运河来往货船的外形轮廓,通过流线型船身,向外伸展的横向龙骨、富于变化的空间曲线的元素提取,采用传统的漕运船线条,运用现代的桥梁表现手法结合打造。

桥体结构造型以运河上漕运船为蓝本,桥身上拉索柱取自船体桅杆的形态,拉索的交叉连接形成类似三角船帆,整体形态轻盈优美。桥体宽均为8米,桥身为流畅的流线型,如船身至于水中荡起的波纹。桥梁整体宛如在运河上停靠的漕运船只。

由于桥梁两侧为规划运河水街和运河特色小镇,设计上结合周边景观整体考虑,让桥体和周边业态融合。西侧为延展式台阶,交通流线流畅。东侧桥头用地范围较小,为使桥下空间更通透,交通流线上采用两侧台阶,中间为观景平台,形态元素取自船只的船头,登高远眺运河特色小镇美轮美奂。

建成后,该人行桥可满足区域连通的功能性需要,有效缓解慢行交通过河的压力。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打造舒适的步行空间,提供多元文化活动场所。


推荐阅读
千年运河贯穿古今 江南文脉奔涌不息 同时,发达的水运又催生了商业文明的萌芽与发展,南北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使江南沿运河地区长期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苏州更是在明清时期一度成为江南乃至全国文化中心地带。在长三角地区,江南运河与长江一起,一横一纵拉开了整个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水系骨架,它与长江共同成为江南水运交通网络的两条主干线,同时,又与江南自然水网一起共同构成了影响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繁盛的源头活水。应该说,自宋以来的杭州,到明清时候的苏州,到民国以来的上海,再到现代的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江南文化的城市表达在千年运河的起落中呈现。
拱墅运河新城首座跨运河人行桥计划明年完工 关注效果图近日,历经12小时连续混凝土浇筑作业,“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反向芬克式桁架桥”——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人行桥工程3号主墩承台浇筑完成,至此,该工程全面进入下部结构施工阶段。由于桥梁两侧为规划运河水街和运河特色小镇,设计上结合周边景观整体考虑,让桥体和周边业态融合。就地理位置来看,该工程位于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上塘高架与留石快速路中间,上跨京杭大运河,连接规划运河水街与运河特色小镇。
依靠法治力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按照《决定》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编制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制定全国唯一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现代绿色航运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6个省级专项规划,沿线11个设区市出台专项实施规划,形成了“1+1+6+11”的专项规划体系。法治引领,争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典范从检查的情况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目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决定》,努力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为全面了解《决定》施行两年多来,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法定责任的情况怎样,各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效如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决定》执法检查列入今年监督工作计划。
丹青翰墨水韵长 长城魂运河情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其中,受邀专家8幅、成员单位选送的38幅、社会面入选的64幅。西城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本次主题展览从去年确立主题,到今年3月征稿,再到6月截稿,共收到来自21个省市的作品,其中有名家受邀作品、有14个成员单位选送的作品以及社会面征集的作品200余件。这次展览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参与名家、群众之多,远远超过往届。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