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沿岸图书馆将共建共享文献资源

发布时间: 2019-12-09 14:06:19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日前,来自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公共图书馆的32位馆长及代表齐聚浙江嘉兴,就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达成共识。

大家认为,沿岸8个省(市)近40个城市(区)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保存大运河相关文献,不断推进大运河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共建共享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

南起浙江余杭、北至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流淌了两千多年,满载着文化基因,闪耀着文明之光,传承着民族精神。此次多家图书馆达成共建共享大运河文献资源的共识,是传承和保护大运河文化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

2014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云、李泉主编的《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该书对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80卷本的《集成》体量很大,收录了元、明、清三个朝代关于运河的专门著作130余种,内容多涉及河务、水利、漕运等方面。“两千多年的寒来暑往,1797公里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同样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整理。这对了解当地的历史细节、丰富沿岸的地方志,同样意义不凡。”与会嘉宾感叹。

因运河而兴的山东临清钞关见证了近600年运河两岸经济和商业的发展,目前保护完好的京杭运河临清段的戴湾闸和二闸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经济、政治、文化、漕运和治水的珍贵实物资料。“这些文物都划归文物局统一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也理所当然地由文物局一并管理。因为图书馆与文物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图书馆难免无法摸清当地文献资料的家底。”临清图书馆相关负责人道出了运河两岸图书馆馆长的苦衷。针对这种不在少数的情况,很多图书馆的馆长建议,还要在更高层面上和更多部门达成共识,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实现共建共享。

“大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文化,是活的文化。因此,要建立健全大运河文献资源建设协作协调机制,由大运河沿岸城市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建立跨地区图书馆大运河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向社会免费开放,让大运河文献资源用起来,活起来。”浙江省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我们这些达成共识的32个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大运河沿岸城市互动合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合力,推进相关文献的展览和讲座资源的共建共享,让大运河文化真正赋能现代生活。

推荐阅读
围绕长城大运河保护开发 山东这几年做了这些事 会议围绕齐长城资源保护、齐长城文化遗产传承、齐长城开发利用、齐长城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旅游强省建设。这次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与山东有何关系。2013年10月,《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施行,大运河山东段的保护变得有法可依。
大运河沿岸图书馆将共建共享文献资源 因运河而兴的山东临清钞关见证了近600年运河两岸经济和商业的发展,目前保护完好的京杭运河临清段的戴湾闸和二闸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经济、政治、文化、漕运和治水的珍贵实物资料。此次多家图书馆达成共建共享大运河文献资源的共识,是传承和保护大运河文化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日前,来自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公共图书馆的32位馆长及代表齐聚浙江嘉兴,就大运河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达成共识。
奔流吧,大运河 “明年的全国两会,我会继续提交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提案,发挥洛阳在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中的文化资源与技术等优势,助力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在省委省政府重视下,河南成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起草组,多方调研,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挖掘、研究、本体保护、展示利用等系列工程的工作思路,摸清了686公里河南段运河沿岸文化遗址家底,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在大运河申遗点段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水质断面整体达标率也提升了67个百分点……大运河一切向好。连续3年坚持以“隋唐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为提案的梁留科,带领团队成立了大运河研究院,争取了专项研究基金,集结编印了《大运河文化论坛论文集》《隋唐运河故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北京、洛阳相继召开高规格的大型研讨会,有力推动了隋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国家规划。
北京将申创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 记者了解到,北京目前有7家5A级景区,分别是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旅游区、明十三陵景区、恭王府景区、奥林匹克公园。记者了解到,北京将申创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改扩建西海子公园,扩大绿化空间和活动空间,丰富任务内容,整理相关典籍,研究迁移修建李贽墓。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