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健步迎新年 苏州2000人齐聚吴中运河风光带“走大运”

发布时间: 2020-01-07 17:55:05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胡永春 | 责任编辑:

1月1日上午,以“新年走大运,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的2020年第三届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八城新年行走苏州地区活动在大运河苏州吴中段举行。苏州社会各界代表、在苏国际友人、苏州市民近2000人齐聚运河之畔,在新年第一天,以健步走形式领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为新年祈福,为运河祝福,为苏州开放再出发蓄力。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发祥地,大运河江苏段沟通水系最多、覆盖地域最广、通航里程最长,是中国大运河的核心地带。大运河深深影响了江苏的地形地貌,奠定了江苏的城镇格局,孕育了江苏的文化特质。日前,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更是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作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体现了江苏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探路”的使命和追求。活动当天,苏州、徐州、扬州、宿迁、淮安、镇江、常州、无锡省内八城携手,上万名群众在这条贯穿南北的母亲河之畔,以健步行走的方式抒发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望。

本次新年健步走活动启动以来,得到苏州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全长约3.5公里“走大运”路线,沿着吴中大运河健身步道展开,把五龙桥公园、玉波桥、宝带桥等一系列大运河吴中段景观节串联着起来,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吴地风情和水乡风光。

启动仪式上,由吴中区编撰、出版的新书《吴运流长》正式发布,全书分水声潺潺、文物古迹、老镇古村、运河望族等八个部分,向人们展示了运河文化与吴文化交相辉映的文脉渊源;吴中大运河主题曲《为梦远航》歌词同时发布、并向全社会征集曲谱,在新年里唱响新期待;吴中区县域融媒重磅产品“吴中融媒”客户端上线并实现首次直播,成为吴中新闻宣传和对外推介再开新的窗口平台。此外,吴中运河“8字桥”也正式命名为“玉波桥”。现场,随着有江苏省书协副主席仇高驰书写的“玉波桥”桥名卷轴缓缓展开,这座宛若玉带的城市地标被赋予更多文化内涵。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还请来了陈艳青、吴俊、刘利平三位世界冠军,同10位运河儿女代表共同登台,为大运河代言。

本次“走大运”全程也充满创意,主办方不仅为参与者贴心准备了“大运背包”“好运围巾”“好运笔”和萌趣“集运卡”,还在全程设“好运门”“鸿运门”“福运门”三站,参与者完成打卡集章,可在终点处获走大运全程纪念礼品一份和精美大运河明信片,现场把吴中运河之美和新年祝福寄往全国;通过学习强国运河知识答题互动,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大批市民参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展示吴中木雕、砖雕、核雕、刺绣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活动还重磅推出了“运河文化与美食集市”,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苏工苏作、文创产品、运河美食等精彩文化活动魅力。

全长96千米的大运河苏州段,包含5条城区故道和7个遗产点段,沿途古城、古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是别具特色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宝库。作为本次活动举办地,吴中区近年来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中心城市核”打造的重要环节,兼顾水利水运、沿线交通、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让运河深度融入吴中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在运河两岸建设起一座古今辉映的现代城区。今年以来,吴中区更是围绕“一首歌、一本书、一批活动、一组代言人、一系列宣传报道”内容,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五个一”文化活动。其中,包括文化、旅游、体育等多方面的10余项大运河文化项目活动,让人们近距离了解运河、发现运河,也进一步擦亮“吴中人文客厅,运河城市看台”特色品牌。

推荐阅读
2020第六届中国大运河(台儿庄)国际冬泳节将开启 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国际冬泳活动广泛开展,增进国际交流和友谊,2020第六届中国大运河(台儿庄)国际冬泳节将于2020年1月8—9日在台儿庄古城举行。 届时,来自多个国家的32支代表队和国内各省冬泳协会及俱乐部的选手近600人参加。冬泳节主要包括竞赛和表演项目,竞赛项目分为50米自由泳、50米蝶泳、50米仰泳、50米蛙泳、4X50自由泳接力、4X50混合泳接力、300米公开水域等。
运河上“漂来”的天后宫 妈祖是保佑渔民和渔船平安的海上女神,沿海地区多建有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北京并不是沿海地区却也有天后宫,这些天后宫是怎样在北京建起的呢?
“大运河文化带”系列科普动漫短片上线 近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社科小普’带你看大运河文化带”系列科普动漫短片上线发布会在歌华大厦举行。
我们的运河:从过去,向未来 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暨观察家观察员2020新年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背景的大运河沿线城市高质量”这一主题,热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议题,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大运河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进一步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言献策、交流成果。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