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我们的运河:从过去,向未来

发布时间: 2020-01-07 17:54:57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今天,我们要不断更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改变有些地区大运河保护滞后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运河资源的整合,让人们对这条大河更亲近、更了解,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暨观察家观察员2020新年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背景的大运河沿线城市高质量”这一主题,热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议题,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大运河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进一步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言献策、交流成果。

文化活水

“大运河山东段沿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水域风光、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告诉记者,目前运河山东沿线文化的打造以及经济融合状况成绩喜人。

以济宁为例,他们大力发展运河旅游业,着力建设运河公园和古南旺水利工程遗址公园。经过近几年对沿河两岸的开发建设,港航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露端倪,传统产业链借水拉长,港口建设成效明显,沿运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带状经济已初具雏形,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济宁形成。

在枣庄,运河文化同样受到重视。胡金焱了解到,枣庄市正积极挖掘运河文化资源,用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城市增添魅力。枣庄段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运地区数百年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使枣庄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瓜果梨枣集散地、民间制陶基地、酿酒基地和煤炭基地。

当前,聊城市委、市政府正着力将大运河聊城段打造成为“文化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荣的河”。山东省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曾表示,山东聊城将按照古运河流经路线,将运河沿线节点串连一体,通过沿途乡村旅游、温泉养生、体育健身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实现“游运河、泡温泉、尝小吃、品阿胶、做好汉、研文学、聊聊城”的独特旅游生活休闲方式,力争使聊城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文化名城。由此可见,聊城在打造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隆起带以及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亮点突出。

除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高度重视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外,隋唐大运河沿线的相关城市同样重视将其丰厚的文化资源科学、合理、系统化地利用,有效转化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旅产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形成“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产业为方向”的文旅深度融合态势,以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境内大运河主要涉及郑州、开封、洛阳、商丘、安阳、鹤壁、新乡、焦作8座城市。当前,为推进隋唐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系的方雪琴教授建议,应该强化文旅融合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河南应当在深挖隋唐大运河文旅融合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从而着力打造“隋唐大运河”品牌体系,构建运河沿岸美丽乡村示范带。

绿色大河

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自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大运河沿岸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文化”“重眼前轻长远”“重开发轻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大运河沿岸城市生态脆弱性、文化破碎化等问题亟待我国有关部门及单位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打造以文化为绿色发展引擎的‘公园城市’,以实现大运河沿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云贵说。

与会专家纷纷建议,应高度重视大运河绿色治理,其有效路径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以绿色文化为引领,以文化公园为载体,打造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带。二是以沿岸城市为主体,以利益共同体为舟,以共治为径,加快推进大运河命运共同体建设。三是以绿色产业为基础,以绿色政策为驱动,不断提升大运河命运共同体质量。四是以创新为引导,以文旅融合为基础,不断提升大运河命运共同体活力。五是以文创为抓手,以品牌为思路,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

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理事长王佳宁介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

在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江苏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设立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率先启动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立法,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等,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沿线高质量发展。其中,淮安围绕“文史一脉相承、生态一道整治、产业一线链接”的思路,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大运河淮安段逐步“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了淮安力量。

岸边新语

从全国整体来看,尽管大运河沿岸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较高,但河北段大运河流经区域大多为乡村,特别是流经黑龙港贫困区域,这就对河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沿线其他省市相比,河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也同时担负着乡村振兴、扶贫助困的使命。

“河北运河流经区域以乡村为主。河北境内大运河全长530多公里,流经区域除沧州市区、青县县城外均为乡村,占河道总长度的9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河北大运河流经村庄达200多个。”河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萍介绍说。她认为,河北大运河多数河段处于未开发状态,沿线保留了众多因运河繁盛衍生而来的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连镇谢家坝、华家口险工“两点一段”,均处于运河乡村,更增加了沿线乡村的运河文化底蕴。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级65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运河兴盛而在沿线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沿线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由此,河北运河沿线正从充分发挥运河文化的方向入手,实现乡村及其所处区段内运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将运河保护和沿岸乡村发展相结合。郑萍建议,推进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应当将运河悠久的文明精髓融入乡村生活,唤醒乡村振兴的文化自觉。今天,运河文化还承载着民生工程的内容,尤其对于运河沿线相对贫困的乡村来说,更是一项文化助困工程,积极发展农民参与度高的惠民项目,让沿线农村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是大运河文明流淌至今一直延续的使命。

相似的举动,发生在河南省浚县、滑县。浚县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过程中,明确了“建设文化旅游生态融合示范区,打造豫北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的战略定位。浚县县长刘青说,浚县科学谋划实施了运河浚县段遗产保护、黎阳仓遗址保护展示、古城保护修复等工程,“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运河古城形象日益彰显,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此外,有专家提醒,我们要不断更新遗产保护理念,改变有些地区大运河保护滞后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运河资源的整合,以适度的开发带动多元投资,有效拉动历史、文化上的旅游消费,使大运河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方面要通过深入挖掘、系统展示大运河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实现对大运河文化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另一方面,要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全国重要文化高地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淑民说。

今天,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大运河过去在经济的重心东移和南北互动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华文化革故鼎新。今天,大运河仍蕴含和体现着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反映了全社会不同地区合作、交流的思想,愿这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大河源远流长。

推荐阅读
2020第六届中国大运河(台儿庄)国际冬泳节将开启 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国际冬泳活动广泛开展,增进国际交流和友谊,2020第六届中国大运河(台儿庄)国际冬泳节将于2020年1月8—9日在台儿庄古城举行。 届时,来自多个国家的32支代表队和国内各省冬泳协会及俱乐部的选手近600人参加。冬泳节主要包括竞赛和表演项目,竞赛项目分为50米自由泳、50米蝶泳、50米仰泳、50米蛙泳、4X50自由泳接力、4X50混合泳接力、300米公开水域等。
运河上“漂来”的天后宫 妈祖是保佑渔民和渔船平安的海上女神,沿海地区多建有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北京并不是沿海地区却也有天后宫,这些天后宫是怎样在北京建起的呢?
“大运河文化带”系列科普动漫短片上线 近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社科小普’带你看大运河文化带”系列科普动漫短片上线发布会在歌华大厦举行。
我们的运河:从过去,向未来 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暨观察家观察员2020新年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背景的大运河沿线城市高质量”这一主题,热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议题,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大运河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进一步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言献策、交流成果。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