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发布时间: 2020-04-15 09:30:09 | 来源: 消费日报网 | 作者: 吴青云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自《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以来,中建科工积极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盛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我欲乘舟随流水,一览运河好风景。

第一站

江阴跨锡澄运河桥梁工程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从长江乘舟驶入锡澄运河,首先看到的便是在建的江阴跨锡澄运河桥梁工程。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该工程共包含七座桥梁,连接锡澄运河两岸,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兼顾景观要求,建成后将成为锡澄运河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目前,毗邻路桥、临江路桥、林荫大道桥三座桥梁已顺利复工,机械设备正开足马力,工人们正卯足干劲,吹响履约的号角。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第二站

无锡凤翔路钢结构桥梁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看完江阴跨锡澄运河桥梁工程现场的繁忙,沿锡澄运河一路向南30公里,向东驶入锡北运河,航行3公里,你会惊讶地发现胡家渡桥两侧多了座“守护神”,这便是中建科工承建的无锡凤翔路钢结构桥梁。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该桥梁用钢量约3600吨,桥长80米,宽25米,已于2020年1月1日顺利通车。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第三站

无锡通云路钢结构桥梁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看完凤翔路桥梁,即刻返回锡澄运河,继续向南航行,径直驶入京杭运河,在三岔口处向东经梁溪河、北新河驶入北兴塘河。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驶入北兴塘河约7公里处,一座巨型钢桥映入眼帘,这便是中建科工承建的无锡通云路钢结构桥梁。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该桥梁用钢量约2100吨,桥长100米,宽41米,目前桥梁整体已顶推到位,下阶段将进行整体卸载,预计六月份实现通车。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第四站

无锡伯渎河绿道项目

掉转船头,驶回三岔口处,又经梁溪河、环城河驶入伯渎港,进入充满泰伯文化的伯渎河。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沿伯渎河向东航行6公里,便来到了本次航行的“终点站”——中建科工在建的无锡伯渎河绿道项目。

这里将建设三座景观桥,助力打造丰富多彩、移步换景的运河滨水景观。目前第一座桥梁“海泰路桥”已顶推到位,第二座桥梁“揽月桥”预计4月初顶推到位。

整个项目预计5月底完工,届时,“中建科工元素”与“吴文化”的交织将给无锡市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海泰路桥

以运河为脉,一览中建科工作品风采

揽月桥

大运河无锡段

是承载无锡市数千年发展历史的“母亲河”

古往今来,文人雅客纷纷留下墨迹

而今,中建科工建设者用桥梁的“刚毅”

赋予新时代大运河文化的当代意涵

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推荐阅读
无锡地铁4号线贯通大运河 经过近200天的不懈努力,近日,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黄巷站至盛岸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地铁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若在穿越过程中参数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河水贯通、土层坍塌的风险。区间线路出黄巷站后沿凤翔路直行,侧穿凤翔苑、丽新路引桥、公交车维修基地及凤翔路高架,下穿京杭大运河及驳岸后到达盛岸站。
东莞桥头镇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进展良好 据悉,工程位于桥头镇东引运河流域范围,计划新建污水管道总长54.28km,其中新增次支管网长32.24km,雨污分流管长10.71km,错漏接改造11.33km。东引运河流域次支管网完善工程完成后,主要功能是补充管网建设,建立两套雨污排水系统,为排水户的雨污分流接驳提供条件。为了保障东引运河流域樟村国考断面水质达V类水,根据市运河指挥部下发的《2020年樟村断面水质达标工作情况进展评价表》和《2020年樟村断面水质达标桥头镇工作任务清单》,从2019年年底开始,东莞桥头镇启动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网完善工程。
枣庄列入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 根据《规划》,山东省枣庄市被纳入沿运规划拓展区5个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入选规划核心区。三是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台儿庄古城在现有景区基础上,按照中华运河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遗产定位,建设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枣庄市被纳入沿运规划拓展区5个市之一,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入选规划核心区。
古时大运河与通州“抗疫” 在史料中,崇祯十三年、崇祯十四年都有疙瘩病的记载。”因为传染性强,崇祯十六年通州所记的“疙瘩病”,不可避免地也出现在昌平、河间等地方志书。再有《民国通州志要》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通州霍乱流行”,当时的《大公报》记这次霍乱“始发于塘沽”,可见这场瘟疫是由天津传到通州的,虽然此时大运河的漕运已经几乎废弃,但因通州与天津的距离非常近,且通州仍是中转之地,也因而被传染。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