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苏州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之思考

发布时间: 2020-04-17 09:46:37 | 来源: 新华日报 | 作者: 徐国源 曹志伟 | 责任编辑: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具有经济文化影响力的空间格局框架。苏州作为运河“线”上的重要一“珠”,如何利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重塑苏州“运河城市”新名片?

苏州是大运河流经的重要历史名城,运河穿城而过,许多河流又与运河纵横交错。古代苏州之所以成为万商云集的“四大聚”之一,正与大运河息息相关;时至今日,苏州近一半的货运量仍由水路承担。

围绕大运河周围,散落着苏州众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山塘河、上塘河、胥江从运河汲取水源,流入环古城河,环古城河包围着苏州城区,流动的水自古以来一直滋养着苏州古城。护城河上的平门、齐门、娄门、相门、葑门、南门、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古城门,是古苏州对外连通、交往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苏州厚重的历史符号。这些连通运河、经纬交织的河流流经虎丘、寒山寺、枫桥风景区、盘门、平江历史街区等地,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苏州古城的“内部运河文化带”。

中唐时期,张继曾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唱,白居易也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动人佳句。之后,周遵道《豹隐纪谈》、冯梦龙《隋炀帝逸游召谴》等作品,也都以运河为背景,不仅描摹出苏州运河两岸的人情风俗,也留下了苏州运河文化的历史存照。

从文化角度而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苏州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高度契合。

首先是主题特征高度契合,即运河文化与苏州水文化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据统计,苏州水文化遗产多达2224处,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大运河有着密切联系。在大运河主干水流的供给下,苏州城区内才会出现古城河道上密匝的古桥,河岸人家汲水的古井,等等。

其次是空间特征高度契合。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资源,兼具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的特征,这为苏州文化旅游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历史依据。例如,苏州通过打造护城河游船线,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觅渡桥、盘门、相门、朝宗阁等散落在古城四周的文物古迹串联起来,盘活了“点”上的文化遗产。

最后是资源特征高度契合。与诸多“固定”“易损”的文化遗产不同,大运河文化是一种“活态遗产”。近年来,苏州不断通过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胥门元宵灯会、江南船拳、白洋湾山歌等与运河相关的“非遗”民俗活动,彰显了大运河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历史记忆的互动和创新。

目前,在山塘历史街区、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古纤道7个遗产点已设置遗产标识碑,碑身刻有“中国大运河”LOGO标识,这些举措在文化地理上将苏州与大运河建立了联系,但总体来看,苏州运河文化遗产仍待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这篇文章,不妨从准确定位、部门合作、项目推进三个方面“破题”。

从准确定位方面来说,历史古城苏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品格,当下也需要更加鲜明地将其贯注到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当中。在大运河(苏州段)的“新形象”塑造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差异化,“水”是苏州文化遗产的符号,但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所有的城市文化遗产都自然带上了“水”的标签,倘若仅停留于过去的“水”符号,必定会与其它城市重合。所以,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就须强化大运河之水的“苏州特色”,在“赋特色”的基础上注重苏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利用,有效串联和延伸“运河”主题的文创产业链条,提升苏州运河遗产文化附加值。

二是标识化,即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运河文化遗产符号,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化运作。一是重点发展盘门和吴门桥片区,构建“河城一体的遗产城市”新形象;二是扩展苏州遗产文化空间,从“打造景区”变为“打造城区”,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打造;三是充分利用好苏州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有利条件,努力营造赏景点、品文化的文旅融合新局面。

三是样板化,把碎片化的“吴文化”意象勾连起来,形成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线索,构造一个古韵今风、充满活力的吴中“运河文化”创意圈。如:人文荟萃的古城运河沿岸,可融入京杭运河黄金旅游线中;以吴早期历史上重要人物伍子胥命名的胥江,可彰显吴文化之根;上塘河、山塘河则以苏州水街为主题,打造独特的河街相邻的市井民俗风情等。

从部门合作方面来说,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传承与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国、全省及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思路,打破边界,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苏州应学习杭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设立京杭运河(苏州段)综合保护中心,将运河西段、中段、南段的遗产资源整合,在发展中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西段和南段的遗产资源,逐渐形成苏州运河遗产的三块高地。同时,着手建设大运河遗产点大数据系统,引入国内外在线遗产信息平台的交换数据,逐步实现遗产管理“用数据说话”,促动相关部门合作,提高文化遗产管理治理的总体水平。

从项目推进方面来说,全方位的“活态利用”是继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最适合路径,如何做好“活态利用”?

首先,要做好价值利用评估。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尚存在价值挖掘不充分的问题。相关部门可组织相关学者,抽调水利、地理、文化、历史、民俗等专家组建考察团队,沿大运河苏州段走访调研,探讨相关文化遗产价值的真实性、价值利用的可操作性和遗产利用的空间性,发布《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点调查报告》,发掘和升华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科技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次,要组织文化活动。“重现”大运河畔曾经的中秋灯会、龙舟会、山歌会、庙会等民俗活动,同时应注重苏绣、苏扇、玉石雕、泥塑等“苏作”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和开发,提高“苏作”文化的影响力。

再次,重视非遗文艺演绎。结合昆曲、苏剧、评弹、吴歌等“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充分挖掘、创新苏州作为“运河城市”的演艺内容,尤须重视唐宋特别是明清文学史上关于“运河与苏州”的文学资源,将文化遗产与艺术想象相勾连,再现运河沿岸灵动的“江枫渔火”和作为“天下四大聚”之一的繁盛,把运河故事演绎、民俗风情展示与现代休闲旅游融合在一起,致力于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综合项目。

推荐阅读
江苏扬州:京杭运河特大桥复工建设忙 自复工以来,331省道江苏宝应段改扩建工程京杭运河特大桥建设工地在强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增加施工力量,确保年内建成通车。
苏州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之思考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具有经济文化影响力的空间格局框架。苏州作为运河“线”上的重要一“珠”,如何利用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重塑苏州“运河城市”新名片?
淮安市淮安区里运河三堡水源地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原标题:里运河三堡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4月9日,由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我区里运河三堡水源地达标建设进行考核验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意见》相关文件精神,全力打造里运河三堡水源地。验收组对我区在保障供水安全、水源地整治、水源地隔离防护、水质监测及水源地规范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意三堡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无锡地铁4号线贯通大运河 经过近200天的不懈努力,近日,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黄巷站至盛岸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地铁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若在穿越过程中参数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河水贯通、土层坍塌的风险。区间线路出黄巷站后沿凤翔路直行,侧穿凤翔苑、丽新路引桥、公交车维修基地及凤翔路高架,下穿京杭大运河及驳岸后到达盛岸站。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