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第二届运博会“音舞诗画”中开幕 古运河畔“好戏连连”

发布时间: 2020-09-04 09:33:23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孙权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古运河畔的实景演出。 孙权 摄

古诗词吟诵、民俗音画歌舞、黄梅戏歌、绚丽多彩“灯光秀”……3日晚,在“音舞诗画”中,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无锡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下简称“运博会”)在江苏无锡拉开帷幕。

古运河夜景迷人。 孙权摄

当晚,海内外嘉宾乘坐“江南画舫”,从无锡运河公园出发,穿过千年古运河,行至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称的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运博会主会场开幕式活动。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在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贯通南北、联通古今的大运河,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大运河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江苏定下了“努力打造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大运河江苏段”的目标。

一首吟诵,拉开了运博会的帷幕。 孙权摄

去年,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江苏扬州举行。今年,第二届运博会依旧延续该主题,在9月3日至7日期间,安排了夜游古运河、开幕仪式、主题演出、展览展示、主题论坛、非遗分会场和互动联动等7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倾力搭建大运河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和美好生活共享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晚的开幕式演出中,主办方将戏曲舞蹈、诗词歌赋等古典艺术融入江南运河灵动秀美的自然风光,通过全息影像等现代视觉技术进行生动呈现,充分展示江南古运河的独特魅力。

古运河上,张灯结彩。 孙权摄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看到,在水岸、桥头、游船组成的立体多维度表演舞台上,“春波绿韵”“夏岸浓荫”“秋渡金风”“冬湾雪景”4个篇章陆续上演,这些表演以“歌、舞、诗、乐、曲艺、戏曲”等艺术形式,以四季节令与色彩的自然变化,形象展示大运河全流域的景色之美、人文之美、风物之美。

古今交融,古运河畔“好戏连连”。 孙权摄

“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强化观众参与度,打造‘沉浸式’的观演新体验,真实再现了江南运河畔传承千年的繁华景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江南古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无锡运河保护开发利用的最新成果。”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开幕式上的精彩演出外,作为“东道主”,无锡还依托绕城而过的运河景观、水岸舞台,结合地方文化元素,推出了江南丝竹《紫竹调》、锡剧表演《赠塔》、舞蹈表演《绣娘》、昆曲《牡丹亭》选段、吴歌对唱等缤纷多彩的实景演出,可谓“好戏连连”。

“无锡元素”融入了演出之中。 孙权摄

据悉,今年的运博会主会场设在江苏无锡,分会场设在江苏淮安。为了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主办方采用了“线上+线下”融合举办的方式,引入“直播带览、带游、带货”助阵,让不能来到现场的市民游客也能感受活动氛围、了解运河文化。

推荐阅读
无锡古运河醉了运博会嘉宾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无锡古运河的前身为3000多年前泰伯率众开挖的伯渎河。一路上,古航道枢纽西水墩、茂新面粉厂遗址、振兴纱厂旧址、淘沙巷历史街区、“江南水弄堂”、清名桥等运河景点次第映入眼帘,打开了运河里流淌千年的城市记忆,“破解”了无锡乘“运”而来、因水而兴的繁华密钥。运河沿岸的实景演出更是缤纷多彩、引人入胜。
美丽运河边宣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通吕运河绿廊景观带是南通继濠河“第一生态圈”后,市区着力打造的“第二生态圈”,如今绿满两岸,成为两岸居民休闲、健身的首选地。
9月起进入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必须“零排放” 9月1日起,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号行动”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凡不能满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要求的船舶,不得进入京杭运河江苏段。记者了解到,“二号行动”自7月20日启动,仅8月1日至31日期间,全省船舶污染防治检查1022艘,其中400总吨以上船舶502艘、400总吨以下船舶520艘。对于已经进入京杭运河的船舶,将按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就近整改。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著名的古代文学学者,来到大运河畔的淮阴师范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的各位运河文学研究专家共同举办这样一次对话会,希望能对推进大运河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有所贡献。各位从外地到淮安的学者通过与淮阴师范学院运河文化与运河文学研究专家的交流,一定会对“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大运河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更是非常密切。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