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发布白皮书

发布时间: 2020-09-07 09:53:01 | 来源: 新华日报 | 作者: 吴雨阳 | 责任编辑:

6日举行的第二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发布《2019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白皮书及2020趋势报告》,从宏观背景、消费报告、专题报告、趋势和对策4个方面,运用大数据画像江苏文旅消费新形态,展望江苏文旅消费的未来。

疫情防控有力,消费能力逐步恢复

《白皮书》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电信江苏智观大数据中心、银联商务江苏分公司共同推出,对2019年、2020年上半年江苏大运河文旅消费概况进行总结和解析。2019年,江苏旅游消费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321.6亿元,增长8.1%。接待国内游客8.8亿人次,增长7.6%,游客消费总额4583.0亿元,人均486.3元。

从文旅消费趋势分析来看,2019年全省文旅消费稳步增长,趋于均衡化。银联渠道消费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接待消费游客94238万人次,刷卡与扫码消费金额达到4583亿元,整体上消费月度变化趋势较为平稳。住宿、餐饮行业仍是热点消费领域,消费购买力普遍提升,餐饮、住宿、购物3个行业的高档消费占比最高且均有所上升,中档消费占比则呈下降趋势,一般消费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体现了旅游消费全面升级。2019年,大运河文旅消费新业态亮点纷呈。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江苏旅游热点主题主要是都市休闲、赏花观景和民俗文化游等方面,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养生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业态亮点纷呈。全年江苏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为83.95分,稳定保持在“满意水平”。文旅融合为2019年新增指标,处于“满意水平”。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游客在江苏旅游消费水平有明显下滑。全省游客消费共1.1亿人次,产生3.9亿笔旅游消费,为去年同期的63.8%;消费金额达到937.4亿元,为去年同期的41.5%。数据显示,随着疫情的逐渐缓和,游客消费金额和消费笔数都呈现增长趋势,消费能力正在逐步恢复。

科技文旅融合,构建全新商业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文旅行业遭遇打击。逆全球化导致国际关系不稳定,出入境消费受到影响。因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文旅消费新格局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文旅产业必须提质增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随着5G时代到来,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系列高科技在商业中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科技与文旅融合已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文旅行业将持续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

为有效应对冲击,江苏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文旅18条”等文件,促进省内文旅消费扩容提质。从发展基础来看,江苏文旅融合起步较早,已建成一批优秀文化旅游品牌,特别是通过举办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江苏智慧文旅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打造国内国际有重要影响的文旅融合品牌,探讨“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推出新指数,透视文旅恢复程度

《白皮书》对文旅消费重启之后市场的恢复度进行测度,推出文旅消费恢复度指数,具体细化为文旅消费金额恢复度、游客恢复度、星级酒店恢复度、旅游景区恢复度。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控制,2020年7月江苏文旅消费恢复度指数为0.94。其中文旅消费金额恢复度指数为0.55,游客数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6月星级酒店恢复度指数为0.69,旅游景区恢复度指数为0.49。江苏市级游客恢复度指数呈现出苏北完全恢复、苏南恢复较慢的特征。

疫情期间旅游景区省内游客占比64.5%,游客满意度稳步增长。3月后,星级酒店出租率缓慢提升,5月最高达到38.43%。面对疫情影响,江苏许多酒店采取多种措施自救,实现了逆势翻盘。文博场馆接待游客尽管出现大幅下跌,但3月以来博物馆接待游客量呈现逐月缓慢增加的趋势。文化演艺方面,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为提升全省文化消费水平“保驾护航”,并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重点建设区建设为牵引,开发以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办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江苏”等旅游品牌,也起到显著拉升作用。

丰富化品质化,“夜经济”方兴未艾

《白皮书》对各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专题报告,分析大运河城市夜经济的发展特征及消费趋势。

2020年,全省多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纷纷出台政策打造“夜经济”。南京出台夜经济专项政策,聚焦“夜金陵”品牌,重点打造夜间经济场景和一批有影响力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徐州聚焦“国潮汉风夜彭城”,打造独具汉文化特色的月光文旅品牌;苏州全力打造“姑苏八点半”,繁荣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回补升级;无锡挖掘“夜经济”潜力,全面升级当地运河夜游项目,打造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品牌。

江苏各地结合本地特色打造相应的融合消费场景,让“夜经济”从饮食、娱乐消费转型为综合消费,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成为消费新诉求。《白皮书》指出,2019-2020年以“夜经济”为关键词在全国报道量排行中,江苏省位居第二。

推荐阅读
四大亮点,全网传播量破2亿——大运河文旅博览会成果发布 亮点三:文旅融合,加速产业发展“双循环”本届运博会以挖掘展示文化和旅游资源为重点,打出了艺术创作、文旅精品、非遗文创、舞台演艺、美食文化、夜游经济的一套“组合拳”。本届运博会围绕“融合•创新•共享”主题,创新性开启两个“双展”,即主分会场“双展”和线下线上“双展”,探索后疫情时代文旅展会的全新模式,设计举办了夜游古运河、开幕仪式、主题演出、展览展示、主题论坛、非遗分会场和互动联动7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从学术研讨来看,本届运博会举办了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两场主题论坛,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研讨文旅消费升级,发布了《2020年度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发展榜》《2019大运河文旅消费白皮书及2020趋势报告》,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
大运河城市智慧文旅消费联盟成立 为进一步保护大运河的历史与人文,发掘大运河文旅的意义和价值,推动大运河古老与现代的交融,新成立的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联盟在宣言中提出:聚焦千年文脉,彰显运河时代风采。联盟成员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科学的理念、发展的眼光,按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传承中华文脉交出时代答卷,让千年运河留下时代印记。本届运博会于9月3日至7日举办,主会场设在无锡市,分会场设在淮安市,创新性开启两个“双展”,即主分会场“双展”和线下线上“双展”,探索后疫情时代文旅展会的全新模式,设计举办了7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
大运河沿线11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江苏淮安 王昊摄北京的一得阁墨汁、天津的泥人张、山东德州黑陶、河南钧瓷、安徽界首彩陶、浙江青瓷……此次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以“守多彩非遗,创时尚生活”为主题,在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京、津、冀、鲁、豫、苏、皖、浙8省(直辖市)30个设区市110余项非遗项目集中呈现。据介绍,此次展会安排了大运河传统民歌展演、大运河非遗创新作品展、大运河非遗互动体验活动、淮安旅游系列推介、淮安市传统戏剧展演等板块,在生动诠释运河文化的同时,更加突出引领消费,推动非遗走进百姓生活。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及江苏省13市的110余项非遗项目,齐聚江苏淮安里运河畔。
大运河江苏段:千年漕运见证运河大省变迁 近年来,和无锡一样,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其他城市也正在大力保护运河生态。在此基础之上,为了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江苏策划了5条精品大运河旅游线路,让文化遗产为旅游休闲所利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运河江苏段生态保护凸显出‘生态+特色’理念,突出发展最能体现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生态长廊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和绿色高端产业。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