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淮阴工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 2020-09-22 15:34:21 | 来源: 江苏省社科联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9月19日,由江苏省社科联、淮阴工学院主办,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承办,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协办的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淮阴工学院举行。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展开研讨交流。

在会议开幕式上,淮阴工学院校长孙爱武,意大利萨兰托大学校长法比奥·波利斯(Fabio Pollce)作开幕致辞,江苏省社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讲话。

孙爱武介绍说,淮阴工学院有着优秀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培养具有爱国奉献的恩来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始终坚持扎根淮安办大学、服务地方谋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于2015年2月成立了苏北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苏北发展研究院聚焦苏北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以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的举办为契机,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优化研究力量,加大研究力度,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宗旨,以应用研究、决策咨询、传承传播为主攻方向,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努力推出具有决策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的高质量成果。

刘德海提出,运河的开凿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更是千年大计。新世纪以来,中国大运河迎来了两个重要节点:一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遗产“走出去”的标志性品牌。二是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丈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为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描绘了宏伟蓝图。大运河不仅是文化带,也是生态带、经济带、城镇带,是“流动的文化”“活态的文化”。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既是江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社科理论界重大的时代责任。深入挖掘大运河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大运河文化基础研究,理清江苏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文化演进和发展脉络,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科学研究成果,既是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也是推动江苏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养料。

在会议主旨报告阶段,与会专家围绕“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的会议主题展开研讨。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主持主旨报告会并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要牢记使命,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好文化传承的大文章,以历史文化等基础研究为基石,树立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策应地方需求,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出政府满意、学界认可、社会信任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理论阐述和决策咨询成果。要用好世界文化遗产交流平台、打造国际运河城市交流平台、对接“一带一路”交流平台,向世界传播大运河承载的中国故事,与世界各运河城市深化人文交流和全方位合作,让运河成为中外交流的通用语言和情感纽带,在民心相通中构建命运共同体、文明共同体。

推荐阅读
王昊专题调研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建设工作 9月21日,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昊带领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专题调研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建设与发展,并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会办解决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八“东便门(上)” 在老北京城东垣内外城连接点有一不大的城门,叫东便门。它与内城角楼互为寄托。东便门外有水乡之称,大运河的北终点大通桥码头南北行人,货物进出城的通道,河流如带,垂柳梳扬。
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淮安召开 9月19日,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淮安召开。本次研讨会以“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3名外国学者以及3名省内专家分别作主旨报告。
大运河畔的北京CBD和国家文创试验 “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一句俗语道出了中国大运河在历史上对沿线城市的独特意义。 中国大运河项目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其中,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纵贯2500多年,大运河作为“功能运河”在岁月沧桑中逐渐褪色,却在光阴荏苒中因“经济运河”“文化运河”“生态运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