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畔的北京CBD和国家文创试验

发布时间: 2020-09-22 15:34:21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杜燕 | 责任编辑:

“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一句俗语道出了中国大运河在历史上对沿线城市的独特意义。

中国大运河项目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其中,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纵贯2500多年,大运河作为“功能运河”在岁月沧桑中逐渐褪色,却在光阴荏苒中因“经济运河”“文化运河”“生态运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大运河北端的北京,正依河蓬勃发展。

当年,工业厂房伴水而建,成为支撑新北京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如今,河畔的老旧厂房“腾笼换鸟”,变身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区,汇集在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简称“国家文创实验区”)内,引领首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自2014年7月成立至今,国家文创实验区保持“试验田”本色,共转型升级59个特色文创园区。区内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到3.48万家,汇聚了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文化类独角兽企业、164家文化类总部企业,其中外资文化总部企业92家。

2019年,国家文创实验区1111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270.4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北京市文化产业收入约10%,成为引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就在两周前,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利用北京CBD国际商务功能优势,提升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领域商务服务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国家文创实验区所“走出去”依托的北京CBD,正努力建设国际一流CBD,打造北京对外开放高地。

根据《2020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报告》,在全球21个商务区中,北京CBD排名由全球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并蝉联中国榜首。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CBD功能区内,外资企业突破1万家,占北京市的近1/3。汇集世界500强企业23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家,占全市的50%。国际金融机构过百家,占北京市的70%。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资本市场面临极大挑战。北京CBD没有降低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线上对接、云服务等多种方式顺畅项目对接,仅今年一季度落户高质量企业37家、外商投资企业60家,引入6家总部企业。上半年,北京CBD实现税收超过600亿元。

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透过玻璃窗,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处处透露着绿意与生机。

连同大运河终点与北京市区的支线叫通惠河。河北岸,曾有北京第一机床厂。如今,这里成了占地2.25公顷的CBD城市森林公园,白领们以及周围居民可以在这里小憩。

南濒CBD的亮马河,在高楼大厦间水流潺潺,柳枝摆动;依据历史典故,梳理出文化溯源脉络,设置“饮马花溪”等景观节点。

这些都是北京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缩影。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将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重点,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为保护主线,加强大运河文化带整体保护利用,让千年运河重焕生机,更让沿线地区在发展中更美丽、宜居。

一河通古今,孕育京杭两地繁华;一脉传千年,见证南北两地共赢。如今,运河北端的北京,正携手津冀,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南端的杭州,正拥抱长三角,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

就在崛起的大运河畔,京杭对话将于9月23日拉开大幕。京杭将携手创新发展,为运河城市发展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走向“美美与共”。

推荐阅读
王昊专题调研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建设工作 9月21日,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昊带领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专题调研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建设与发展,并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会办解决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八“东便门(上)” 在老北京城东垣内外城连接点有一不大的城门,叫东便门。它与内城角楼互为寄托。东便门外有水乡之称,大运河的北终点大通桥码头南北行人,货物进出城的通道,河流如带,垂柳梳扬。
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淮安召开 9月19日,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淮安召开。本次研讨会以“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3名外国学者以及3名省内专家分别作主旨报告。
大运河畔的北京CBD和国家文创试验 “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一句俗语道出了中国大运河在历史上对沿线城市的独特意义。 中国大运河项目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其中,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纵贯2500多年,大运河作为“功能运河”在岁月沧桑中逐渐褪色,却在光阴荏苒中因“经济运河”“文化运河”“生态运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