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河南开封: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丰富古城风韵
新华网郑州10月27日电(王克伟屈梦蕾)“金秋时节,菊韵开封,运河流水潺潺”。十月正值金菊盛开,在无数朵菊花的点缀下,开封古城更加充满韵味。
大运河(开封段)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水系,历经汉魏汴渠、隋唐通济渠、北宋汴河等历史时期,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封已发现汴河故道全长约80公里,由于数遭战乱和水患,大部分深埋地下达7至9米,但仍有10多公里故道与今天的惠济河重合。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迄今为止,开封还流传着这句民谣,可见大运河与开封古城密不可分的关系。千百年来,受惠于大运河的灌溉,开封市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
大运河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开封全面启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在基础资料的整理、实施方案的出台、年度工作任务的制定以及推动大运河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开封建设方面的内容就有11处,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目前,通济渠郑州开封段、朱仙镇古镇保护、汴绣非遗文化园、朱仙镇国际版画基地4个项目已被列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在大运河文化传承省级层面,开封作为‘两轴三极七片区’空间布局的核心城市之一,在大运河(河南段)保护传承利用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葛奇峰说。
为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封依托大运河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全域化、品牌化、智慧化、生态化为导向,建设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打造大运河示范城市、宋文化传承展示名城、全球运河文化旅游名城。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实施,开封汴河故道、州桥遗址、开封古城、朱仙镇等列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赵口二期灌区、开封运粮湖、开封凤栖湖、郑州开封段(郑开连通段、贾鲁河、运粮河)综合治理工程等列入河道水系治理工程;汴河生态修复带、贾鲁河生态涵养带建设、汴河郑开段水景观绿道建设等列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大宋皇城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朱仙镇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汴北水镇休闲康养区等列入旅游精品工程。
“大运河发展是百年大计,今年以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河道水系治理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旅游精品工程等25项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大运河(开封段)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大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在美丽‘菊城’遍地开花。”葛奇峰欣喜地介绍道。
目前,开封市已谋划建立的“大运河项目库”,共储备项目117个,总投资1128亿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项目资金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了有力支撑。
“一河揽千年文明,一眼望千年开封”,如今,在古城开封,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得到了全新的演绎,宋代的繁花盛景、车水马龙跃然纸上,十一朝古都开封在大运河文化的灌溉下如同这幅美丽的画卷“栩栩如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