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两岸同追梦 共叙运河情——扬台大学生非遗文化研习之旅展开

发布时间: 2020-11-06 16:38:35 | 来源: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两岸同追梦共叙运河情”——扬台大学生非遗文化研习之旅在扬州展开,来自台湾新北、台中、屏东等县市,以及江苏南通、浙江绍兴、安徽马鞍山、山东淮坊等大陆城市在扬就读的大学生20余人,近距离地体验了扬州剪纸、广陵古琴等非遗文化,扬州市台办副主任王晔、WCC0秘书长邓清参加了相关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经济价值,她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同时也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她已经融合在了这个充满现代化的社会里。两岸大学生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抱着探知的态度,先后造访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中国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永久会址——京杭之心、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伯以及扬州486非遗文化集聚区,聆听了运河文化专题讲座,了解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及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观看了扬州漆器、雕版印刷等非遗活态展示,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剪纸、弹古琴、唱清曲,亲身感受扬州剪纸艺术的神奇与曼妙,深度体验扬州非遗文化的灵气、韵味和魅力。激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在非遗文化研习过程中,两岸大学生还实地走访了古运河上的东关古渡和历史文化街区、运河船闸以及生态科技新城的万福大桥、马可波罗花世界、扬州航空馆,体验了扬州百年老店的早茶文化,对扬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前瞻的科技项目及城市现代化建设啧啧称赞。台生雨晴表示,这次旅程时间虽短,收获颇丰,不仅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对扬州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知,她越来越喜爱扬州了,现在要好好读书,争取考研,将来在扬州就业、创业才会有竞争力(张瑞明)。 

 

江苏省台办政府网站11月4日讯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两岸同追梦共叙运河情”——扬台大学生非遗文化研习之旅在扬州展开,来自台湾新北、台中、屏东等县市,以及江苏南通、浙江绍兴、安徽马鞍山、山东淮坊等大陆城市在扬就读的大学生20余人,近距离地体验了扬州剪纸、广陵古琴等非遗文化,扬州市台办副主任王晔、WCC0秘书长邓清参加了相关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经济价值,她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同时也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她已经融合在了这个充满现代化的社会里。两岸大学生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抱着探知的态度,先后造访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中国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永久会址——京杭之心、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伯以及扬州486非遗文化集聚区,聆听了运河文化专题讲座,了解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及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观看了扬州漆器、雕版印刷等非遗活态展示,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剪纸、弹古琴、唱清曲,亲身感受扬州剪纸艺术的神奇与曼妙,深度体验扬州非遗文化的灵气、韵味和魅力。激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在非遗文化研习过程中,两岸大学生还实地走访了古运河上的东关古渡和历史文化街区、运河船闸以及生态科技新城的万福大桥、马可波罗花世界、扬州航空馆,体验了扬州百年老店的早茶文化,对扬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前瞻的科技项目及城市现代化建设啧啧称赞。台生雨晴表示,这次旅程时间虽短,收获颇丰,不仅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对扬州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知,她越来越喜爱扬州了,现在要好好读书,争取考研,将来在扬州就业、创业才会有竞争力(张瑞明)。 

 

推荐阅读
大运河文化展在京举办 漕运“知识点”层出不穷 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个部分,展出170件/套展品,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河而兴文化盛大运河为运河沿线城镇带来了生机,成为维系这些区域发展及繁荣的动力。千艘并进万夫牵中国古代运河的发展,与运河漕运息息相关。
宿迁举办首届运河文化美食展示暨烹饪大赛 评委们现场根据各个菜品的色、香、味等标准逐一进行了评分。大赛现场,大厨们洗、切、翻炒、摆盘,通过紧张有序地忙碌,现场制作了300多道精美菜肴。本次大赛项目共分为热菜、冷菜、水果雕刻、中式面点、西式烹饪等6个项目。
北京取得重要考古成果 大运河沿线发现9处遗址点 陈名杰强调,万宁桥既是大运河、也是中轴线的遗产点,其保护修缮方案正在制定,希望通过保护,把它的文化价值挖掘好,让历史说话。陈名杰指出,遗产地更加重视遗产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环境整治、考古发掘,进一步恢复遗产历史环境,提升展示和阐释能力,使公众更好地感悟遗产历史格局。陈名杰表示,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是为了更好地把遗产展示好、传承好,让人民群众在感知文物之美中增强文化自信。
来北京大运河文化节看展览 听故事 赏美景 文化节还将推出“大运河-玉河故道的前世今生”主题讲座、“碧水悠悠大运河”主题讲座和“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及其文化遗产”主题讲座。听一场《大运河·京剧》演出,再到“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及其文化遗产”主题讲座上长长见识。或者干脆自己当“导演”,记录下运河美景,参加大运河主题视频创作大赛……明日,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将正式开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运河活动接踵而来。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