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活动在杭举行 促南北文化融合

发布时间: 2020-11-30 10:40:58 | 来源: 中新网浙江 | 作者: 钱晨菲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钱晨菲摄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钱晨菲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29日电(钱晨菲)29日,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活动在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桥水文站举行。据悉,本次活动由杭州倡议发起,京杭大运河沿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市共同参与,并由杭州市林业水利局会同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联合举办。

在活动仪式上,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宣布“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正式成立,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萧山区委书记佟桂莉,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长张文胜见证6省市汇水结盟。浙江省水利厅厅长马林云,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王宏致词,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局长钱美仙发布了《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杭州宣言》,江苏省水文局局长辛华荣作为联盟代表发言,与会领导为14个联盟水文站授牌,发布了“百年水文联盟LOGO”并观看百年水文联盟主题宣传片。

活动仪式后,举行了百年水文与运河文化研讨交流,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长张文胜、河海大学教授崔广柏、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局长(主任)孟庆宇、运河申遗专家王水法分别围绕水文“十四五”规划、水文与城市、水文新基建、大运河文化作主旨演讲,共谋水文事业新发展。

京杭大运河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跨越6省市、连通5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推动着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沿线诸多城市的繁荣兴盛。

京杭大运河畔的14座百年水文站,既是运河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运河历史的创造者,凝结了水利智慧和精神传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文基础支撑。

杭州位于大运河的最南端,因西湖之美而名,因运河之盛而兴。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水文站,始建于1920年,今年恰逢建站100周年。杭州倡议发起“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遵循“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扬时代水利精神,使百年水文站成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窗口,焕发新的时代风采,共同打造一条流动的河、安全的河、美丽的河、智慧的河、幸福的河。


 

推荐阅读
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发展高端论坛在沪举办 本次论坛主会场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同时举办线上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昊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大运河城市与文化研究的机构之一。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士林教授发布了题为《江南运河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滞留运河四五天盼来水位上涨 600多艘船终于能前进了 此前,由于钱塘江水位低,达不到部分船舶的通航水位,不少大型船舶在鸦雀漾锚地滞留四五天了。如今滞留船舶的数量减少,相比前日的400艘,昨天上午,锚地剩下350艘船舶等待通行。在鸦雀漾锚地,陈家兴拿到了排队号码,500多,意味着他至少得要在500多艘船舶通过以后才能走了。
第三届“中国大运河文学论坛”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他说,这次活动是以“论坛+采风”的形式,阐述运河文学千年一脉的内涵韵味,借助全国各地文学大家的手笔,挖掘淮阴文化的时代精神,讲好运河故事,推动运河文化深入发展。活动中,王朔对圆桌论坛进行总结,并对此次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主题采风活动提出具体要求。14位大运河沿线城市名家以河为媒,以文会友,围绕“运河文学的时代担当、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学特征”等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交流,挖掘并展示大运河的文化脉络和当代价值。
为拯救旅游业 巴拿马运河未来四年将向部分邮轮退过河费 另据伯曼邮轮设于巴拿马科隆港的母港统计,平均每位乘坐邮轮抵达巴拿马的旅客会在巴境内停留2天。巴拿马国家审计局数据显示,邮轮旅客的境内人均消费为232美元,加上邮轮本身进行的物资采购,每艘搭载2500名旅客的邮轮可为巴拿马直接带来175万美元经济收入。新法令规定,母港在巴拿马境内的邮轮,如果在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经过巴拿马运河,可享受过河费100%退返。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