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百年运河 生机勃勃

发布时间: 2020-12-21 15:55:58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米迪运河沿线有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图为游客在米迪运河旁骑行。米迪运河旅游中心网站供图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水道之一。图为一艘货运船舶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本报记者朱东君摄

2019年11月17日,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举行庆祝苏伊士运河通航150周年仪式。150年来,超过130万艘船舶通过这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黄金水道,运送货物超286亿吨。图为一艘大型集装箱船驶过苏伊士运河的一座大桥。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基尔运河上往来的船舶。影像中国

巴拿马运河

致力打造绿色水路

本报驻巴西记者朱东君

8月10日,一艘液化天然气船缓缓通过巴拿马运河新船闸,成为2016年新船闸建成以来见证的第1万次新巴拿马型船舶过境。“运河扩建仅4年,我们就实现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目标,再次证明了这条‘海洋间高速公路’的竞争力。”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巴斯克斯说。

同样是在8月,这条纵贯巴拿马地峡的水道迎来了106岁生日。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正式开通。运河总长约81公里,船舶通过运河所需时间为10小时左右。运河开通后,从欧洲至美国西海岸、从亚洲东部至美国东海岸等地的航程和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航运和贸易格局。巴拿马运河通过140多条海上航线,连接着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个港口,全球每年有约6%的贸易运输通过该运河。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呈现大型化发展趋势,超过巴拿马运河航道承载能力的船舶越来越多。为了适应新的航运需求,提升运河竞争力,巴拿马在2007年开启运河扩建工程,并于2016年完工。此后,运河可通行货轮的承载能力提升至约1.5万标准箱,是此前的3倍多,运河的货物年通过量也有望从3亿吨增加到6亿吨,被称为“全球海运基础设施的重要升级”。

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巴拿马运河,也给巴拿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财年,巴拿马运河的船舶过境次数超过1.3万次,通行费收入为25.9亿美元,对国家财政的直接贡献超过17亿美元,全部经济贡献则超过28亿美元。依托运河,巴拿马发展起航运、物流等产业,位于运河大西洋入海口处的科隆自由贸易区,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货物集散中心之一,吸引超过2600家公司进驻。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运输航程的缩短,巴拿马运河直接减少了约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16年运河扩建完成后,也让体形更大、载货量更多的船舶有了优化航线的机会。2017年,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推出一款计算碳排放量的工具“排放计算器”,输入船型、载货量、运输方式、始发地和目的地等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航线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每个月,运河管理局还会推出运河客户减排排名,以激励相关方采取环保措施。使用更清洁燃料、碳排放更少的货船,在需要排队通过运河时会被优先考虑,通过改进技术等方式达到高环保标准的船舶,还会被授予“绿色连接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巴拿马运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巴拿马运河需要足够的水量才能保障船舶正常通行,而全球变暖、降雨量减少等原因将使运河面临缺水挑战。扩建运河时,新船闸旁修建了巨大的节水池,船闸用水量的60%可以循环利用,比原有船闸减少了7%的用水量。同时,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还在运河流域开展植树造林和环境经济激励项目,通过向当地民众提供土地、培训和相关支持,鼓励他们发展可持续农业。目前,重新造林的面积已超过8900公顷,未来5年还计划实现4000公顷土地的绿化。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基尔运河

三次扩建提升竞争力

本报驻德国记者李强

夏秋时节,德国石荷州伦茨堡市中心的公园里,常常停满房车,专程来休闲露营的游客边喝啤酒,边欣赏着基尔运河上往来的船舶和周边风景。基尔运河是全球最繁忙的运河之一,每年超过3万艘船舶从此经过。

1895年6月,经过8年的施工,全长98.6公里的基尔运河正式开通。从此,来往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船舶,不必再绕行丹麦日德兰半岛。这不但节约了250海里(约460公里)航程,还避免经过风暴频繁的斯卡格拉克海峡,令航行更加安全。1907年至1914年,基尔运河进行了首次拓宽工程,河道底宽从22米扩至44米,通过能力大幅增强。到上世纪60年代,基尔运河年通过船舶超过8万艘,石荷州1/5的工业经济与运河紧密相关。

随着大型船舶逐渐成为主流,建于19世纪的基尔运河,受限于河道宽度、吃水深度等,逐渐无法满足现代航运需求,通过船舶数量开始减少。为保证运河的竞争力,德国政府从1965年开启运河的第二次拓宽工程,在保证运河同期正常使用的同时,将80公里长的运河底宽由44米拓宽至90米,工程于2002年完工。

拓宽后的运河可通行3.5万载重吨的船舶。同时,运河管理部门还通过便捷通关机制、优化通航规则、增加电子助航设施等方式,保证运河全天候的安全通航能力。随着拓宽工程主体完成,欧盟整体市场扩容以及全球航运市场兴旺,基尔运河货运量从90年代的6000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近1亿吨。

近年来,全球航运持续低迷,基尔运河也受到波及。加之运河运行多年,船闸等基础设施老化,自2014年以来,运河船舶和货运量均处于下行区间,2019年货运量为8348万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运河第二季度初期货运量同比下降近30%。为应对危机,德国政府宣布从今年7月至明年底,免收运河通行费,以吸引更多货船。在一系列鼓励措施影响下,基尔运河船舶通过量开始稳步提升。

今年1月,运河东段拓宽工程开工,基尔运河的第三次扩建工程开启。此外,河道截弯取直、更换老旧船闸等工程也在进行中。德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20亿欧元用于基尔运河的现代化改造,以提升这条百年运河的竞争力。

虽然基尔运河货运船舶通行量有所减少,游艇通行数量却在不断增长。近几年每年都有超过1.2万艘游艇造访基尔运河,作为旅游目的地,基尔运河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德国国家旅游局也推出名为“渡口之路”的主题旅游线路,列出包括伦茨堡市在内的运河沿岸几十个观光点,游客可以从水路或是陆路游览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名城,了解运河历史和海事文化。由于丰富的旅行体验,“渡口之路”曾在德国50条度假路线中被票选为第二名,获颁“德国梦想之路”称号。

(本报柏林电)

苏伊士运河

带动沿岸产业集群发展

本报驻埃及记者周輖

经此运输的货物约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2%,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通过运河——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处的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和繁忙的海运通道之一。

苏伊士运河有过多次修建记录,埃及人对它一直保有特殊感情。现今的苏伊士运河于1859年动工,耗时10年建成通航。1956年,埃及政府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进入新世纪后,世界航运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增长。为了给长163公里的运河主河道减负、提升运河的通航能力,2014年8月,在原有运河河道的北段,埃及启动新苏伊士运河建设项目。次年8月,新苏伊士运河开通,为国际海运提供了新便利,也极大提振了埃及推动经济发展的信心。

新运河长度为72公里,其中35公里为单独开凿的新河道,与拓宽加深的旧运河连接。新运河开通后,为原有航道提供了双向通航条件,船舶通过运河的时间从原先的22小时缩短至11小时,日均通航船舶数量大幅增加,运河通航效率明显提升。如今,来自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收入成为埃及国民收入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苏伊士运河在过去5年间共收入272亿美元,有9万艘船舶从这里通行,运送货物达55亿吨。

苏伊士运河不仅为埃及带来经济收入的增长,也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2014年,埃及提出“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发展战略,次年设立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旨在全面发挥运河的通航能力,并计划用10至20年时间在运河沿岸地区打造出集制造业、物流和商贸等经济活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得益于新运河的带动作用,过去5年间,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6个港口总收入约为6亿美元,吸引超过170亿美元的投资。

近年来,随着中埃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双方围绕苏伊士运河开展系列合作。位于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便是两国经贸合作的示范性平台。截至2019年底,合作区共吸引85家企业入驻,实际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1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约4000人,带动就业4万人。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将成为重要的物流中心,为促进埃及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发挥关键作用。”埃及规划部部长哈拉·赛义德指出,“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分契合,期待未来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推动当地建设和发展,让运河经济带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本报开罗电)

米迪运河

文旅融合助力经济发展

本报驻法国记者刘玲玲

河道中游艇漂荡、沿河古道上骑行者穿行而过、两岸树林中游客漫步……作为欧洲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蜿蜒流淌的米迪运河如今已成为欧洲水路旅行的热门之选。依托沿河建筑和文化遗产价值,米迪运河相关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为沿岸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因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米迪运河也被称为双海运河。1667年,法国开始修建米迪运河,工程持续15年。运河东起地中海港口城市塞特港,西至上加龙省首府图卢兹附近与加龙河相接,涵盖了船闸、沟渠、桥梁、隧道等328个建筑工程设施,是当时欧洲工程技术领域最高水平代表之一。直到现在,米迪运河仍具有极高的技术和文化遗产价值。1996年,米迪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运河的建成给河岸两边的城市和村庄带来了巨大财富。在运河建成的头10年,当时最大的葡萄园每年通过该线路运出130万升葡萄酒。在运河建成后的100年中,运河上主要中转码头的人口增加很多。19世纪后期,随着铁路兴起以及货运船舶吨位越来越大,米迪运河因通航能力不足而逐渐丧失竞争优势,最终停止作为货物运输通道使用。但运河及其沿岸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在法国南部历史遗产基金会地区代表贝尔纳·卡萨涅看来,米迪运河如今之所以能继续滋养沿岸城市和人民,一方面是运河河道的保存与维护工作做得比较好,精巧的建筑技术和沿岸优美风光融为一体,具有极大的旅游观光价值;另一方面,沿岸城市大多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老城,经常举办展览、艺术节、戏剧节等活动,带动了运河旅游业以及沿线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

卡尔卡松就是坐落于米迪运河沿岸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每年6至8月,这里都会举行卡尔卡松艺术节,各种戏剧、歌剧、音乐会、马戏团表演等艺术活动在运河沿岸举行,吸引了大量游客。2019年,近180万名游客来到卡尔卡松。旅游旺季时,一些沿岸小镇还会举行葡萄酒节、美食节等,充分发挥该地区的产区优势,吸引国内和国际游客参加。

目前,米迪运河历史遗产和景观的管理由法国国家建筑与城市管理局统一负责,但具体维护和管理则由各大区环境管理局进行。为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各地政府不仅加大了推广力度,而且推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旅行线路。游客可提前在网上进行规划,选择自驾游、骑行、乘船等多种线路,欣赏运河风光,品尝当地美食。

在诸多运河游线路中,沿河水路游是最热门的线路之一。米迪运河旅游中心数据显示,仅运河水上相关旅游业务每年可创收1.2亿欧元。卡萨涅指出,米迪运河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旅游项目的融合进一步拉动了沿岸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些沿岸城市的重要经济来源。未来,应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实现文旅产业与更多领域的联动。

(本报巴黎电)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1日 17版)

 

推荐阅读
主楼冲出“正负零”,城市副中心博物馆致敬“运河之舟” 效果图北投集团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进一步满足市民文化休闲需求,成为北京市又一新地标。博物馆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向参观者展现出一个北京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和展示城市发展的生动窗口,为参观者带来文化熏陶与情感共鸣,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文化休闲需求。坐落在运河之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之中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在设计上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主楼形似巨帆,高高扬起。
大运河“一眼千年”:看古往风韵焕新生的杭州故事 随着城市有机更新需求,原有工业文化被赋予新的使命:现有留存的27处工业遗产,不仅代表运河工业往昔的荣光,也承载着运河文化发展的新希望。如今,作为大运河(杭州段)上仅存的七孔古桥,广济桥以它独特魅力向游客婉转讲述着运河故事。守护遗产重塑千年文脉江南“倚河而兴”,与此同时,沿岸的富庶也为江南沉淀下特色的市井文化和航道建筑,位于余杭塘栖的广济桥就是典型代表。
千年水道 文明纸现 大运河文化非遗纸艺展在京启动 展览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展览将整个展厅变成一个沉浸式体验馆,以展厅中央纸铺出品的长8.5米、宽2米的《大运河立体纸艺流动声像装置》为体验核心,用立体非遗纸艺模型展现大运河从北京昌平的源头到东运河入海口河道全貌,以及大运河全流域25处标志性景观:从北段的白浮泉、万寿寺、南新仓、八里桥、张家湾,到中段的聊城船闸、南旺分水龙王庙、淮安榷关,再到北段的绍兴八字桥、余姚通济桥、宁波鼓楼。展览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展览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敬人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首都博物馆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协办。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项目,12月19日,大运河文化非遗纸艺展在北京敬人纸语展厅开幕,基于展览设计的12个主题156场系列手作体验活动计划也同时发布。
运河湾公园 宿迁运河文化带的一张靓丽名片 公园的建筑以运河漕运船为灵感,整体建筑呈船形驶向运河,引领宿迁“新运河时代”。宿迁市住建局供排水管理中心副主任颜崇照全程参与了公园建设。他介绍说,公园北起宿迁闸、南至马陵路,全长约3.5公里,建设面积42公顷。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