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 2021-01-04 17:00:45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吴楠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保护好运河遗产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近日在江苏宿迁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共同保护好大运河,建设致富河幸福河”主题,共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之策,努力让运河更好地造福人民。

古老运河焕发新生机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大运河沿岸各地纷纷响应,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奋力谱写大运河文化保护新篇章。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介绍,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工作举措不断创新,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大运河立法、文旅基金设立、研究院组建、出版工程实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等工作推动着江苏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充分体现了江苏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效。

千年运河重新焕发生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田伯平表示,经过大规模治理,从山东济宁至浙江杭州近900公里的京杭运河航道得到了恢复和改善。江南运河和淮扬运河两段航道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然是京杭大运河最繁忙的一部分。大运河的核心本质是“运”,保护好大运河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大运河。

加强大运河文化研究

如何把大运河这条历史悠久、南北交融的经济带、政治带、交通带、文化带和生态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夏锦文表示,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阐释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学术使命。要坚持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完善的保护利用规划体系,打造沿运河线性特色文化空间,构建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协调并进的新格局。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提出,我们要整体保护与利用运河遗产,使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在展示体系上,要通过政府层面予以整合与提升,建立统一的遗产标识体系。在保护利用上,要以运河水道、闸坝枢纽保护为核心,保护与利用有代表性的闸坝工程、运口工程遗址区,融合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姜师立建议,大运河沿线城市和相关部门要联手挖掘和提炼大运河的文化价值,朝着建立“运河学”方向努力。运河本身是鲜活的,它涉及文物、遗产、历史、经济等众多领域,发展“运河学”有利于深入挖掘和提炼大运河文化遗产。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余敏辉建议,建立跨地区的协调联动机制,激发各地参与建设的热情,挖掘和提炼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加强研究合作。

会议由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宿迁市委宣传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主办。

 

推荐阅读
央视昨起播出“大运河”沧州系列节目 本报讯(记者牛健存于艳玲)从昨天起,央视四套大型系列节目《远方的家·大运河》,连续3天播出沧州系列节目。记者了解到,《远方的家·大运河》沧州系列节目共分《运河之城·沧海之州》《运河之畔·文武沧州》《运河之畔·筑梦沧州》三集。在第二集中,观众将跟随镜头与武术名师过招,感受沧州武术的独特魅力。
全国、省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湘桂运河和营商环境工作 朱洪武参加视察活动时指出,建设湘桂运河项目,离不开各级人大代表的鼎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将全力落实本次座谈会精神和各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永州发展实际,畅谈了湘桂运河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推进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红网时刻永州1月4日讯(永州日报记者何继凤刘思宁)1月4日,部分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湘桂运河和营商环境工作。
“我家住在运河边”文艺演出进校园 据悉,“我家住在运河边”主题宣传系列活动还将持续走进基层,以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为平台传承运河文化。
河南省实施大运河河南段国土空间严格管控 未来,我省对大运河河南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将实施分段引导性管控和分区约束性管制,并在空间形态和风貌指引上提出要求,实现大运河保护和两岸高质量发展双赢。本报资料图片我省将从三个方面对大运河河南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实行差异化管控1实施分段引导性管控,不同河段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显示特色。将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分为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生态控制区、村庄建设区和一般农业区等7个分区,根据功能定位提出不同的管制要求。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