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看央视解读济宁大运河(一):运河水脊 中枢之地

发布时间: 2021-01-12 16:27:26 | 来源: 澎湃新闻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

2020年12月28日~30日分别播出了

系列节目《大运河》济宁段的3期节目

第46集《运河水脊中枢之地》

第47集《商贸中心文汇之地》

第48集《铁水互连运河新篇》

今天一起跟随小编通过图文视频形式

重温《运河水脊中枢之地》精彩内容

“运河之都”济宁位于京杭大运河中段,因为地处山东丘陵地带,所以也是整条大运河河道海拔最高的地区。虽地处北方,但济宁水系却十分丰富,“北五湖”“南四湖”……河湖环抱,素有“江北水城”之美誉。济宁市所辖微山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这些地名也都跟水有关系。早在700多年前,这里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流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水源补给,使得京杭大运河能够顺利地翻过齐鲁大地的丘陵地带,与北京连通。

不仅仅是济宁城,由于地跨黄、淮两大流域,整体济宁地区都是河流、湖泊遍布,不仅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还有大汶河、泗河、洸府河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就有117条。

南北贯通的大运河始于隋唐时期,而它与济宁的结缘,则是在之后的元代,由于政治中心由长安、洛阳移到北京,华北地区需要更便捷的方式直通经济发达的江南,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之间的水运距离。而济宁又是孔孟故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可以说,京杭大运河贯通了“政治-文化-经济”三大中心,济宁也日益成为水陆交汇的南北要冲,到明清时期,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繁华都会。

如今,行走在城区运河边,随处可见古水道、古桥、古闸等运河遗迹。运河的穿城而过,也为沿岸市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总督衙门运河之都

明清时期,济宁有一座特殊的衙门——运河总督河院署,百姓俗称“河道总督衙门”,位置就在现在济宁城院前街和院后街之间,占地约48亩。这是当时运河治理的最高管理机构,据明清时期记载,河道总督在当时属于正二品大员。

(运河总督衙门使用过的火炮)

作为管理治理整条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运河总督河院署跨越明、清两代,延续500年,历经188任河道总督,一直到1902年才由清政府裁撤。与一般行政机构不同,总督衙门拥有军队管辖权,负责南北整条运河的军事防务。



运河总督衙门下属机构众多,当时的济宁就有“七十二衙门”之称,至今在济宁还有很多路名就源自运河衙门或下属机构的名称,直接用运河上桥、闸、坝的名称来命名的街道有66条之多。可见,运河对济宁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南旺枢纽运河水脊

(南旺分水枢纽建筑群遗址)

在济宁北部的汶上县南旺镇,有整条运河海拔至高点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枢纽,被称为大运河的“心脏”。

因海拔较高会导致缺水断流而影响运河航运,为解决水源问题,便从附近地势较高的戴村坝开挖了一条小汶河,引大汶河的水进行补给。由于引流距离短、落差高,小汶河被设计成多个“S”型的走向,用来减缓引流冲击力,也能起到沉降泥沙的作用。周边的泉水也被引入小汶河,进一步补充了水源。同时,利用自然湖泊和洼地,分水口四周建起蜀山湖、马踏湖和南旺湖三个大“水柜”,汛期利用小汶河蓄水,旱季给大运河补水。此外,还通过分水口左右宽窄的差别控制分水比例,三分流向南,七分流向北,补给更缺水的北方。

然而,这还不是南旺分水枢纽的全部,由于会通河全段地势落差大,进入河道的水量有限,无法达到整条河道的航运水位,所以就通过很多坝闸把河道分成一个个的小河段,通过船闸的联动控制,让船只一步步地爬升,翻越山东丘陵的至高点,再进一步送到最低点。当时整个会通河建造的船闸达45个之多,因为坝闸林立,会通河也被称为“闸河”。

通过引水、分水、蓄水的水源工程和水道闸群,南旺枢纽实现了多条河流的水源调配和航道水位的精确控制,用非常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了大运河的南北畅通,并持续运行500多年。

大汶河的水含有大量泥沙,为防止对运河主河道造成淤积,做了一个木挡板设计,河水漫过挡板才能流入运河主河道,大量泥沙被挡了下来。还有一种使用木桩的方法叫“木道狭河”,把木桩一侧填上土石泥沙,使主河道变窄,从而不需要补充水源也能提升水位,便于旱季船只通行。正是由于这些巧妙的设计,再配合闸坝体系严格的管理制度,共同保障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用有限的水源满足了大运河的航运需求。

白英治水功在千秋

无论是宏大完善的工程设计,还是严谨细致的管理制度,南旺枢纽都代表了中国大运河卓越的技术成就,无愧于“北方都江堰”的美誉,堪称水利奇迹。

其实,最初负责治河的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效仿元朝,认为运河最高点在济宁城区,征发了十几万人建设水利工程,终告失败。于是到运河两岸遍寻治河能人,从而遇到了农民水利专家——白英。

据说,白英老人是运河两岸纤夫的头儿,家住汶河南岸的彩山村,他对运河两岸、大汶河沿岸的地形、河水流向都特别熟悉,由于长期在乡间生活,对这一带的历史也非常了解。他开创性地提出运河最高点不是济宁城区,而是西北二十多公里外的南旺,在南旺建立分水枢纽,才能根本解决会通河缺水断流的问题。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能从南北长1794公里的整条大运河找到这个至高点,是非常难得的,因此这个工程也被称为15世纪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白英对治理方法已经思考了10年之久,并多次实地勘察,所以能准确找出最高点,宋礼也非常信任白英,采纳了他一整套的治理方案,并任命其为总工程师,白英带领劳工进行了整整8年的艰苦劳动,才最终完成了整个分水工程。之后,皇帝决定对其进行奖赏,而白英因劳累过度已经身患重病,当他乘坐进京的大船行至山东德州桑园时咳血身亡,其遗体被运回汶上,安葬在了其治河的地方。

白英设计修建南旺分水枢纽的功绩一直为后代所铭记,明、清两代都对他进行了追封。明永乐皇帝追封他为“功漕神”,清乾隆皇帝追封他为“永济神”,并建起白公祠,颂扬他为大运河持续通航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除了宋礼、白英名垂青史,其实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曾经用不同的方式,维护着这条中国古代的经济命脉,仅每年进行运河清淤疏通的河工就超过15万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济宁人在挖掘整理治理运河的历史故事,让大运河的精神遗产同样能代代相传。

原标题:《看央视解读济宁大运河(一):运河水脊中枢之地》

 

推荐阅读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 因此大运河是一条河,更是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运河学何以成为一门学科所谓学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有相对独立知识体系的一门学问,二是指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运河学的知识体系内涵清晰,但内容丰富庞杂,其理论构建和方法运用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分属自然与人文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都可为其所用。
看央视解读济宁大运河(一):运河水脊 中枢之地 (运河总督衙门使用过的火炮)作为管理治理整条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运河总督河院署跨越明、清两代,延续500年,历经188任河道总督,一直到1902年才由清政府裁撤。通过引水、分水、蓄水的水源工程和水道闸群,南旺枢纽实现了多条河流的水源调配和航道水位的精确控制,用非常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了大运河的南北畅通,并持续运行500多年。白英治水功在千秋无论是宏大完善的工程设计,还是严谨细致的管理制度,南旺枢纽都代表了中国大运河卓越的技术成就,无愧于“北方都江堰”的美誉,堪称水利奇迹。
苏州市精心打造“运河十景”品牌 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 大运河苏州段自古就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一段。桥文化、米市文化、驿站文化、浒墅关古镇、平江古巷、虎丘塔……大运河苏州段将运河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统一起来,让现有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园林、非遗等“串”起来、“活”起来。苏州的大运河串联9个古典园林、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个遗产点段。
北京银行推出“运河文化信用卡” 2021年1月8日,正值成立二十五周年的喜庆时刻,北京银行正式推出传统文化创意白金卡产品——“运河文化信用卡”,将金融“活水”融入运河文脉,打造集艺术鉴赏、文化传承、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消费金融新生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发行的“运河文化信用卡”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客户感受运河文化中蕴藏的精神价值和多元魅力,也是北京银行匠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作为扎根首都的金融企业,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政治定力与市场活力相结合、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特别是在2020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面推进信用卡业务“数”“智”转型发展,打造数字获客、数字经营、数字服务全流程智能经营新模式。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