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活”在当代
河面上,大小船舶忙碌而有序地航行,将煤炭、砂石、粮食等货物运往各地;河岸边,绿树掩映,芦苇青青,白鹭嬉戏,仿古的休闲亭台、现代化健身步道、安全护栏一应俱全。8月29日,记者在京杭运河江苏宝应段看到一派“运输富民、生态还民”的繁荣景象。
全长404公里的京杭运河苏北段(简称苏北运河)绵延流淌千年,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目前承担着华东地区“北煤南运”和建材运输主通道的重任。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苏北运河货运量就达到1.51亿吨,占江苏省水路货运量的五分之二。
而今,苏北运河不仅努力发挥好水上经济动脉作用,更着力打造为重要的生态走廊。
24小时值守整治一线
8月29日,记者在京杭运河宝应段看到,一些非码头临时装卸点正在进行拆除作业。在保留下来的宝应博瑞混凝土有限公司的非码头临时装卸点,满载砂石的货轮正在卸货。
据了解,该企业主要从事混凝土加工和销售,每年要通过京杭运河运送70万至80万吨砂石料。
“宝应航道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监督运河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等。”宝应博瑞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新龙介绍,响应号召,企业在运河岸边建起五级沉淀池,预防生产污水流入运河。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船舶碳排放;积极开展“两减六整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关停整治黄沙煤炭码头,散装货物集中运输,推进LNG动力船舶运输;船闸照明系统采用LED……多措并举,使得苏北运河水质有了提升,两岸环境得到改善。
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努力。宝应航道管理站站长陈立军介绍,为做好信息积累,今年年初,各航政管理大队历时7天,累计徒步巡航173.5公里航道,对辖区非码头临时装卸点、船舶修造厂等进行摸排走访。6月2日起,宝应航政管理大队参与京杭运河宝应大桥至四桥段生态及航道通航环境整治,虽是连续高温天气,但全体人员坚持24小时值守在整治一线。
“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简称苏北航务处)副处长金坚良介绍,该处选择各地有威望的群众担任群管员,选择航线固定且诚信度较高的船员担任信息员,这些群管员、信息员为整治提供了大量有效“线索”。
为民服务的环境整治工作受到群众欢迎。苏中船务公司船员孙成飞“点赞”道:“经过整治后,我们感觉航道更通畅了,船舶航行也更安全了。”
绿色发展不搞“一刀切”
京杭运河跨过长江继续北上后,在扬州境内的重要节点——邵伯船闸,南来北往的货船川流不息,持续了几百年。如今,船闸两岸绿树成荫,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其中,与船舶造型的闸史陈列室遥相呼应,过闸船员可获得“过闸看风景、进闸见游园”的体验。
金坚良表示,苏北运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但不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量运河文化的延续保存和水上运输需求,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文化航道。
对于60多公里的城区段,苏北航务处充分考虑居民休闲、亲水需求,配合地方政府,用格宾护岸等生态技术将航道打造成亲水平台。目前,徐州、宿迁、泗阳、宝应、扬州等城区段航道已成为居民休闲旅游的观光地。
在非城区段,苏北航务处更强调植被覆盖,根据航道自然状况种植水生植物和绿化树木。2007年完成整治的淮阴船闸至淮安船闸的25公里航道,保留了生长茂盛的芦苇,补种了7000平方米的香根草、菖蒲等水生植物。该段总长14.57公里的芦苇生态护坡形成了独特景观。
“一闸一景一站一观”的闸区站区环境提升建设正在进行。到2019年,苏北运河的闸区站区将成为运河上的生态园林、船员们的后花园。
对绿色发展的追求已化为苏北航务处职工的自觉行动。职工们自发组成16支志愿服务队,500余名志愿者常年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清理运河垃圾,“青年林”“巾帼林”等已厚植苏北运河两岸。
苏北航务处处长黄岩描绘了苏北运河的绿色未来:“在不久的将来,舒展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幅岸绿、水清、船美、河畅的美丽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