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
         

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前列

发布时间: 2021-01-15 16:30:58 | 来源: 大众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1月8日出版的大众日报《枣庄新闻》,在头条位置刊发稿件,介绍了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全文如下:

2020年12月25日,从北京传来喜讯,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该产业园设立于2011年5月,2012年10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201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截至2019年底,园区进驻企业606家,年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

推进城市转型

据台儿庄区委领导介绍,该区强化一个理念,即围绕促进城市转型,着力打造产业转型示范园区。把文化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主要引擎,把示范园区创建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平台,育企业、引人才、强产业,引领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突出两个定位,即坚持文化和旅游双重定位,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把大战文化、运河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将红色旅游、休闲旅游、节会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文化遗产资产化、文化载体场景化、文化特色在地化、文旅产品体验化、文旅产业要素化”,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创新三大举措,就是坚持立法保护、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在立法保护上,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枣庄市政府出台了《枣庄市实施##_FORMAT_LT_##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_FORMAT_GT_##办法》,建立了“1+4+14”的全链条综合监管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委托知名专业机构,编制了园区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等相关规划,厘清了园区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在市场运作上,组建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运营和管理;通过制定入园招商政策,吸引文化类企业集聚发展。

探索建设新模式

明确一园四区,优化功能布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18平方公里的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古城核心区、大战主题区、文化产业聚集区、湿地休闲度假区等四大功能分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据统计,创建期内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了道路联通、水系贯通、生态提升、服务设施配套、古城夜景亮化“五大工程”。

聚焦特色产业,夯实发展支撑。突出运河文化传承、非遗文化保护、抗战精神弘扬和两岸文化交流四大特色,重点发展六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完成古城重建,并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2019年古城核心区共接待游客77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

会议会展产业方面,先后引进赛事、会议、写生团500余个(次),培育非遗博览会、春节文化博览会等特色展会品牌20余个,会展业年综合收入8000余万元。

影视产业方面,进驻影视演艺公司20余家,被省影视文化学会评为“山东四大影视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依托台儿庄古城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搭建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在2020年上半年全国5A级景区文创排行榜上,该园区位列19位。

信息产业方面,建成“创客空间”文化产业园创业孵化器,进驻27家信息服务与软件外包企业;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投入运营,吸引400余家电商加盟。

教育培训产业方面,枣庄职业学院落户台儿庄,为园区产业发展集聚后备人才。与70多所院校达成合作协议,5万多名师生先后来园区开展写生教学。成立山东大运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承接党员干部培训和中小学生研学教育业务。园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和枣庄市干部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

引领作用凸显

创建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给枣庄市、台儿庄区带来了什么?

带动了城市转型发展。将历史、文化、古城、湿地、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催生和实施了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运河印象小镇、双龙湖湿地观鸟园、涛沟河湿地度假区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带动了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双提升”。2019年,在园区带动下,台儿庄区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92.7亿元;拉动全市旅游消费总额实现25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促进了文化传承发展。坚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作为“重头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建后的古城以“百馆”为载体,展示“百业”“百艺”,被称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二战纪念城市之一。近年来,先后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30余场次。2017年台儿庄古城与法国塞纳古堡缔结姊妹景区,开辟了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彰显了园区责任担当。聚力脱贫攻坚,探索“旅游扶贫项目+贫困户”“旅游产品加工+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聚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累计安置83名退伍军人就业,4名退役军人入园创业。聚力“六稳”“六保”,累计为入园企业减免租金及管理费1086.2万元。因疫情期间闭园,为员工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成立古城培训及评价中心,为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无偿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企业和员工共渡难关、增强后劲。

《中共枣庄市委关于制定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抢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2020年12月25日,中共台儿庄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台儿庄区委关于制定台儿庄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实施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战略,加强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鲁南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推进文化旅游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走在前列。“十四五”期间或者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相信随着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的实施,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环泽通讯员张严新报道)

 

推荐阅读
近日满载电煤的船舶通过京杭运河山东台儿庄船闸 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走低,为缓解电煤供应紧张,山东省枣庄市航运部门和水上派出所为电煤船舶开辟绿色通道,为电煤船舶做好信息服务和护航服务,台儿庄船闸和万年船闸可24小时办理进出闸手续,缩短船舶过闸、待闸时间,确保电煤运输水上大通道安全畅通。
水脉文脉交融 跟记者一起寻访大运河古韵今风 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共9段遗产河道、13个遗产点,全长约327公里,涉及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5个设区市20个县(市、区),遗产区面积2658公顷。历史之河阅不尽丰盛文化大运河上文化丰饶,形制不拘一格。为了留住运河文脉,活化文化遗产,长安镇启动了“一坝三闸”周边清代、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工程。
苏州打造“运河十景”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 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去年,苏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等,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苏州“运河十景”建设工作方案(讨论稿)》。在推进大运河和景观文化带建设过程中,苏州市综合考虑运河沿线遗产保护、防洪防汛等工作要求,整治提升运河沿线风貌,推进健身步道、景观绿化等周边设施完善,确保与运河主题景观交相辉映。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 因此大运河是一条河,更是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运河学何以成为一门学科所谓学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有相对独立知识体系的一门学问,二是指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运河学的知识体系内涵清晰,但内容丰富庞杂,其理论构建和方法运用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分属自然与人文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都可为其所用。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