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枣庄段:活着的运河
一波清流南去,千帆道尽繁华。而今,在山东枣庄,自明代修建至今的400年间,大运河昔日的繁忙景象仍在延续,故有“黄金水道”“活着的运河”之称。
回溯历史,枣庄段运河的开通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机遇。“明中期以前,会通河济宁至徐州的一段河道,出济宁,过鲁桥、南阳、谷亭,循南阳湖和昭阳湖西侧,再经沛县、留城到达徐州入黄河,是为运河旧道。由于南阳湖、昭阳湖一带的地势由东向西倾斜,黄河一旦决口,河水便会冲向湖西,冲毁运河堤防,淤积运河河道。因此运河旧道在湖西通过之处,也是黄河洪水频频光顾之地。”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吴元芳介绍,为了避开黄河扰运之弊,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开凿了南阳新河和泇运河。自隆庆年间总河翁大立首次提出开泇河以避洪水至万历年间开挖,历经30多年的时间,泇河终于开通并从微山湖东南端韩庄出口,东行取道台儿庄,再向南直通邳州。泇运河全长260里,枣庄段占其中的160里,为避开黄河,此段也成为惟一一段呈东西走向的运河。
泇河开通后,漕船可以避开徐州至邳县一段的黄河运道,而不必借黄行运,大大缓解了因黄河泛滥而导致漕运停滞的危害,而且行程缩短了7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