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以大运河文化助力地域发展

发布时间: 2021-11-17 17:04:02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王广禄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11月5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盐城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深入研讨,共商沿运河区域如何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以大运河文化为引领推动沿运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目标。自古以来,盐城与大运河之间一直有着紧密的历史渊源,在大运河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盐城印记。

“历史上,盐城的沿运河体系辐射深远,不仅推动了区域城镇发展,更促进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以盐城为中心的淮南盐业的兴起和发展,为苏中诸多城镇提供了强大经济支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提出,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阐释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推动大运河文化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大学术使命。

运河的端庄秀美与黄海的雄浑气魄在盐城交相辉映,传统水乡文化和海滨生活气息在这里融合并存,运河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与繁荣,更促使这里的人民以阔达胸襟面对广阔世界。带着历史和文化积淀,大运河流淌进新时代。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认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要进一步探究运河人文演进历程、再现盐城历史发展脉络,共同打造继往开来的高品位文化长廊、泽被后世的高颜值生态长廊、充满活力的高效益旅游长廊,让古老运河文脉在盐城焕发现代风采。


推荐阅读
全力打造“拱·兴文明”大运河文明实践矩阵 7月上线浙里办APP“志愿浙江”平台,已发布服务清单460余个,累计参与活动4800余人次,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志愿浙江”平台建设要全省重点推广“阳光少年”特色场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俞慧敏批示肯定。持续打造“大运河直播间”“百姓书场”等特色阵地,全新打造杭州书房旗舰店“互联网+”产品体验区,积极推动天水、东新、石桥等街道与央广云数合作打造数字阅读墙,借力网络微视频、杭州评话等载体,共讲拱墅故事,同传运河文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来,拱墅区聚焦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积极打造实体化运作、沉浸式体验的“拱·兴文明”大运河文明实践矩阵,努力实现人人都愿交流互鉴、人人都可互动参与、人人都会守望相助、人人都能文明代言,着力呈现一幅人民精神生活富足、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和睦友好的共富社会文明图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精神共富新拱墅。
以大运河文化助力地域发展 自古以来,盐城与大运河之间一直有着紧密的历史渊源,在大运河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盐城印记。11月5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盐城举行以大运河文化为引领推动沿运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目标。11月5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盐城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深入研讨,共商沿运河区域如何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大运河畔体验传统文化 感受“宋时四雅”千年魅力 菊花包子摄影:李冠赫点击视频,跟随文化馆镜头一起学做美味菊花饼↓↓本次活动,大家闻香、抚琴、品茶、插花,参观运河博物馆、一方马术馆、自然科学馆等,每个人都体验了非常多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项目,了解了千年前的宋代历史文化,在沧州印象留下了非常多美好的回忆。摄影:橡树在这秋末冬初时节,我们不妨跟随南宋文人陆游的脚步,感受立冬时节小酌赏菊时的美好人生。本组摄影:橡树摄影:杨洋沧州印象采摘金丝皇菊金秋时节,秋菊盈园。
翻开“书香任城” 感受运河记忆 有助于推进主城港区“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济州港通江达海、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节点和集聚作用,发展临港产业、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构建全方位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打造现代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区。济宁市任城区近年来紧紧围绕国家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大运河“顶端优势”,以主城港区跃进沟作业区为依托,把实施济州港项目作为完善主城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济杭物流园、江北粮食物流园、铁水联运物流园、运河综合保税物流园项目建设。济宁任城区委、区政府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运河书屋”建设,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阅览室”,将其列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第一批任务清单。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