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到5月期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共补水8.4亿立方米,是计划补水量的163%,大大超过原来计划。”水利部近日召开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杨得瑞透露,这8.4亿立方米水中,南水北调东线北延1.89亿立方米,岳城水库3.47亿立方米,密云水库0.31亿立方米,潘庄引黄补水0.72亿立方米,另外还有再生水及雨洪水2.01亿立方米。这五大水源都超额完成计划补水量。
2022年4月至5月,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人民政府开展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4月28日实现全线贯通。近期,水利部对此次贯通补水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估。杨得瑞指出,根据评估的结果,这次集中补水取得的成效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有效回补地下水。补水量8.4亿立方米,经分析评估,从4月到5月底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以及像岳城水库到京杭大运河的这些补水线路沿线,总共是1200多公里的河道,通过河道入渗的水量是2.69亿立方米。入渗的地下水影响到的范围是2839平方公里。经分析,2022年1至5月份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同期少36%。在这种降雨不利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相比,补水河道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总体呈回升的态势,平均回升1.33米。
二是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以往在这个季节,农田是要依靠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2022年,天津和河北的16个县88个乡镇总共有77.7万亩的农田,改变了抽取深层地下水的情况,改用大运河的水来进行灌溉。所以在此期间季节性关停机井8521眼,相应的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量0.49亿立方米。这在水位上也得到了体现,与去年同期相比,77万亩水源置换区深层承压水回升9.68米。
三是河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根据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补水期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面面积达到45.1平方公里,较补水前增加了4.1平方公里,补水沿线河道和衡水湖增加的水面积达到12.4平方公里。从长度看,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的河段,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水河长增加163.4公里,水面面积增加16.6平方公里。卫运河、南运河这些常年容易干涸和断流的河段,补水期间都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根据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以及对水生态做的调查分析,补水后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地下水的水质基本稳定,河道内的浮游植物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水生态状况得到改善。
四是促进了大运河的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这次补水实现黄河以北段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贯通,使大运河成了一条“有水的河”,运河有了水就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带来了更多鲜活的素材和场景,为大运河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补水期间,大运河沿线多个地方都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生动地展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
杨得瑞说,这次贯通补水得到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和持续的关注,舆论不仅关注补水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意义,也更多地从大运河是流动的人类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等角度来进行报道和阐释。应该说,这也是此次补水的一个重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