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条船啊,高高燃灯塔啊,是那大桅杆哪,喂咳喂!钟鼓楼的舱啊,玉带河的缆啊,铁锚落在哪儿啦?张家湾呐……”近日,北京日报社演播厅里,80岁的通州区西集镇张各庄村大运河文化爱好者常富尧,身穿船工服,带着三位专家学者,唱起了豪迈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这次表演,目的只有一个,唱响大运河沿线城市协同保护船工号子‘集结号’,能让多一个人关注,再累我们也乐意。”常富尧说。
这支表演队中,73岁的陈树林是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专家委员会成员,对于已经失去实际应用场景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他总是乐此不疲地推广。
用常富尧的话说,老朋友陈树林是发掘、整理和保护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关键人物,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通州运河号子。
早在1987年,时任《中国民歌集成志书·北京卷》副主编的陈树林,就认识了正在各区县挖掘整理民歌的通县文化馆职员常富尧。1988年6月7日,《中国民歌集成志书·北京卷》初审会上,陈树林发现初稿里没有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我当时就急了,提出必须补充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北京怎么可能没有船工号子呢,建造北京城的木材和城砖,都是从大运河通州码头载来,那么多那么重的货物从南方运过来,没有号子哪行啊?于是,通县文化局就找到常富尧,常富尧下功夫到沿岸各村去找,还真就给找到了。”
“1988年6月起,我骑着自行车,带一支钢笔、一个暖水壶、一台老式录音机,从通州东南向西北沿着北运河,几乎走遍两岸村庄,寻找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常富尧说。
“第一首号子是北关盐滩村的王春荣唱给我的,他当年76岁,共唱了5首,第一首就是摇橹号,遗失80多年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失而复得,我喜出望外,边听边记,当时就把5首号子的曲谱和歌词全记下了,陈树林听说号子找到了,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常富尧回忆,陈树林鼓励我顺藤摸瓜,继续扩大战果。见我特别兴奋执着,王春荣向我推荐了同村的屈德全(当年77岁),他又为我唱了2首,在我的刨根问底下,屈老又向我推荐了同村的赵庆福(当年56岁),他给我唱的最多,先后有7首。
“王春荣、屈德全、赵庆福都是船户,从小听着父辈唱着船工号子长大,对号子很熟悉,因此他们一开口,或婉转悠扬,或热烈奔放,或紧张激烈,或诙谐幽默,无不透着通州运河文化特有的韵味。”常富尧说,我内心十分感谢陈树林的鼓励和坚持,也庆幸自己曾到这里收集过民歌,所以很快找对了地方找对了人。“就这样,花了不到7天时间,14首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的曲谱和歌词跃然纸上,当年就全部入选《中国民歌集成志书·北京卷》。”
截至目前,常富尧收集整理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已达10个种类22首。10个种类中,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舱号、立桅号、跑篷号、拉纤号、闯滩号、绞关号,都与劳动本身有关,而第10种与劳动无关,叫闲号——“船到码头,喊号人不为劳动而为和岸上人交流,唱些幽默风趣、自己开心别人愉悦的号子,这是作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终点的通州特有的号子,在整个京杭大运河上也是独一份。”常富尧自豪地说。
“大运河是一条饱经风霜的人工河,注定它比自然河流具有更多的人文元素,其中最为灵动、保存最为完整和真实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就是船工号子。号子与漕运船工的劳作相伴相随,凝聚着千年运河的文化精髓,也展现着大运河非凡的协同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天彤说。
元明清漕运鼎盛时期,“漕运昼夜不停,运河号子连天”,船工喊唱着运河号子,指引着漕船起锚、立桅、摇橹,一派繁盛景象。上世纪40年代,随着运河漕运功能的消失,运河号子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漕运的历史已经结束,但是运河船工号子还在,团结协作、劳动创造幸福的精神还在。我们有责任去收集去整理去传唱。”张天彤说。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龙头”“凤尾”,为了寻找大运河通州段的“歌声”,2003年起,张天彤带着学生行走在大运河京津冀段,收集整理运河号子。在陈树林引荐下,她先后结识了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三代传承人赵庆福和被誉为“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保护第一人”的常富尧,以及土生土长的通州人、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五人因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结缘,并对常富尧、赵庆福等演唱和整理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研究。
2006年,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水稳号不急、词带通州味、北调含南腔,闲号独一份”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再次回到大众视野中。
2021年6月24日,大运河通州段和河北廊坊段实现同步游船通航,2022年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两次历史性游船通航仪式上,都有常富尧带领工友打头阵,表演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开船喽!”雄浑有力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串起一条协同发展的大河。
随着三地交流融通日益频繁,常富尧、赵义强(赵庆福之子)等还组建了“通武廊”“京津冀”这样的跨地区运河号子表演队,“我们用联合演出的形式,促进三地运河号子的对话和交融,推动大运河京津冀段船工号子的复兴。”常富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