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北京:千年大运河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3-09-11 10:32:47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刘文敏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类型丰富,有众多桥、闸、码头遗址以及与大运河相关的古仓库、古建筑、古遗迹等。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挖掘北京地方运河文化特色,让千年古运河焕发新活力。

  图为燃灯佛舍利塔。新华网刘文敏摄

  燃灯塔影照耀古今

  通州“三庙一塔”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由燃灯佛舍利塔、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组成,是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其中,始建于北周末期的燃灯佛舍利塔是大运河通州段的起点,清代诗人王维珍诗句“一枝塔影认通州”,说的就是它。

  2017年以来,北京市不断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燃灯佛舍利塔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澄清下闸、路县故城、玉河庵等大运河沿线文物及重要考古发现被列入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白浮泉遗址、八里桥等一系列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项目陆续开展,文物风貌整体明显改善。

  

图为运河风光。新华网刘文敏摄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

  运河文化,依水绵延。乘坐游船从大光楼码头出发,放眼望去,水面宽阔,水波荡漾,沿途可见运河商务区、三大建筑、绿心公园等特色建筑和自然生态景观交相辉映。

  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布局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河道治理、护岸设施建设改造、船闸码头建设和桥梁过河设施改建等工程,协调配置水资源,挖掘运河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开展运河全线及桥梁等景观治理和提升改造,实现游船“通”、体现特色“游”、打造景观“美”。

  “水是大运河的灵魂”,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大运河文史专家任德永介绍,自通航以来,北运河游船每天至少四班,游客可以乘船欣赏运河风光,感受绵延千年的运河文化。

  

图为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里的都龙王庙。新华网刘文敏摄

  源头寻古盛景再现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水源,是千年运河的水源承载地。园内有白浮泉遗址、都龙王庙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白浮泉是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的源头,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今年4月,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大运河北源头“龙泉漱玉”历史盛景再次展现。目前园内设有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展览以河之源、都之源、城之源为文化轴,展现运河源头白浮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承载。

  昌平文旅集团大运河事业部负责人芮园介绍,后续计划与大运河沿线的35个城市开展跨区域联动,通过研学活动等多种形式,让白浮泉“活”起来,进一步传承“运河源头”文化。


推荐阅读
运河宿迁港1至8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9月10日,在运河宿迁港集装箱码头,大型机械在吊装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9月10日拍摄的运河宿迁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9月10日,在运河宿迁港集装箱码头,大型机械在吊装集装箱(无人机照片)。
北京:千年大运河焕发新活力 园内有白浮泉遗址、都龙王庙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白浮泉是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的源头,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新华网刘文敏摄  源头寻古盛景再现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水源,是千年运河的水源承载地。  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游船通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布局的重要内容。
郑阳:中国当代音乐处于好时代 让更多“青春圆舞曲”闪耀世界 随着音乐家们在作品文献、创作理念、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不断扩充与探索,中国民族管弦乐相关体系将会持续发展完善,成为一个生长于中国优秀文化的经典音乐艺术表达载体。《大运河》的创作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营养,同时广泛吸纳与有机融合各种风格、技术、理念等,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创新艺术表达。因为其承载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为世界音乐艺术文化扩充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使命。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恢弘奏响 作曲家郑阳向本报记者表示,《大运河》将视角聚焦于大运河全段,采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音乐素材,在创作技法上进行了多方面大胆尝试,希望作品借助天津音乐节的平台引起更广泛的影响。艺术家们表示,三地乐团通过合作演出的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致力于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昨日,由京津冀三地民族乐团联合演出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精彩亮相。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