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让大运河文化“流动”起来,承载运河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 2019-10-28 11:33:18 | 来源: 大众日报 | 作者: 刘士林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大运河不仅是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和商贸通道,也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空间。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六大区域文化串联起的大运河文化带,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层累和精神内涵,而且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今年,国家颁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关于《纲要》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提升了高度。《纲要》首次提出了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大运河文化带,把过去各地自发的、局部的、冷热不均的保护,提升到自觉的、全域性的、统一协调的整体保护。二是深化了内涵。《纲要》提出的“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超越了在申遗过程中确立的“非遗框架”,解决了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的矛盾,形成了新时代建设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完整功能定位。三是具有约束性。《纲要》把过去可有可无、可轻可重的文化保护传承,变成了国家的意志和要求,纳入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

大运河拥有丰富的文化层累和多样的精神内涵,对大运河文化也可以有多种研究和阐释。但从总体上看,把运河文化理解为“城市文化形态”,无疑是最合适和最准确的。

西方有句名言:“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大运河的历史,无疑也是一部运河城市发展史。

大运河不仅是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和商贸通道,也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空间。如《纲要》所说,大运河文化带涉及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六大区域文化,包含了水利、漕运、船舶、商事、饮食等多种文化形态。因此,不管是哪一个专业和学科,都不可能装下这个时空跨度如此巨大、文化层累如此丰富的“巨型文化综合体”。

从大运河城市文化出发,可以提供一种完整的认知视角。与大运河一起成长起来的运河城市,不仅是运河文明成果和文化创造的主要策源地,同时也是传统运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存储库。城市文化的框架,比文化遗产、水利工程、工商财税等更容易把握其全面和整体。同时,与中国古代占据主流的农耕文化不同,运河城市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开放性与多样性,具备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良好资质,也最容易和国家新型人文城市建设找到共同语言。

长期以来,一涉及到文物、古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就会碰到一个问题:如何界定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边界。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就会导致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如果没有积极性,就祭起“保护传承”的大旗,拒绝利用和发展;相反则是借利用和发展之名,毁坏和破坏文物遗产的固有面貌。

不可否认,大运河文化带本身具有“年久失修”的特点,同时由于涉及的主体多、关系层级复杂,再加上《纲要》提出的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也集中表现出来。但在当下应优先考虑和推动的工作,还不是一些局部的具体问题矛盾,而是如何认真研究和吃透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纲要》的战略意图和核心要求,把一些长期以来拖而不决、争执不下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放到《纲要》的总体框架下予以审视和研判,查找深层次根源,求得根本性解决。

《纲要》开门见山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多次强调“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度统一”“开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六大高地(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凸显文化引领”。这不仅为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确立了一个新的原则,同时也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线,即以文化带建设,引领大运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对此,笔者也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认真研究和领会《纲要》的中心思想,避免用自己的“老一套”或“小算盘”来曲解《纲要》,不能有利于本单位、本部门的就“用”,不利的就“视而不见”,要把《纲要》作为做好各项保护工作的基本遵循。二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纲要》的宏观指导下,编好各自的“小规划”,避免“比葫芦画瓢”、直接把“实施主体”替换一下。“小规划”的高水平研究和编制,是《纲要》高质量落实的关键。三是要避免各自为政,切忌 “本位主义”,凡是和自己局部利益相关的就“真抓实干”,否则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避免最后出现一些“明星城市”或“明星工程”,却不是一个具有明确层级关系及分工协同机制的大运河文化带的情况。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推荐阅读
杭州:大运河剧院展露新姿 高颜值“回旋水波”造型 位于杭州拱墅区严家桥路的大运河中央公园(二期)核心建筑——大运河剧院目前已展露新姿,预计今年12月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剧院的设计融入了运河水的元素,造型独特,从空中看就像一个回旋的水波。
当代艺术家聚焦大运河叙事 30余件作品集体亮相 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北京时代美术馆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展览“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26位/组艺术家的30余件形式各异的作品,让人们看到大运河正在进入当代艺术家的视野。
让大运河文化“流动”起来,承载运河城市发展 《纲要》开门见山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多次强调“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度统一”“开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六大高地(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凸显文化引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六大区域文化串联起的大运河文化带,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层累和精神内涵,而且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大运河的历史,无疑也是一部运河城市发展史。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四大战略”相互融通 本报北京讯(记者李海楠)6月6日,由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秘书处主办,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成立一周年成果发布暨大运河智库观察家观察员60人论坛在北京举行。正是借助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效应,中国大运河智库观察家观察员60人论坛才得以成立。”王文举介绍,将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成果发布和大运河智库60人论坛为契机,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为平台,携手联盟成员单位,通过对大运河沿线文旅、经济、生态、民生等方面的研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报送咨政建议和专题研究报告,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