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传承运河千古文脉 淮安盱眙举办第一山文化论坛

发布时间: 2020-06-15 09:37:39 | 来源: 中新网江苏新闻 | 作者: 许萱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山似翠屏水若练,秀峰耸峙长淮边”,这就是被北宋大书法家米芾赞誉的淮安盱眙第一山。如今,第一山正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以“最美运河地标”的原味、古色古香的风味、美食飘香的韵味,展现出运河明珠的隽永光芒。6月14日,因山而设立的“第一山文化论坛”辉煌启幕。

“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千年之后,第一山依旧成为文人雅集、纵论大势的风水宝地。第二十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第一山文化论坛”在“同一片山水,共无限活力”的主题下,云集了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共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开启创新驱动新引擎,建设开放发展新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政策研究和传统文化学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丹誉,云龙书院院长、原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徐放鸣等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嘉宾对话,共同探讨传承运河千古文脉,扮靓盱眙山水风采,打造运河文化地标,共推文化旅游品牌。

“一条河尽显千年文化,一座山展示盱眙之美。”近年来,盱眙县以“山水盱眙,有滋有味”为文化基因,呵护青山绿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棚改契机,做好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修缮。通过对第一山景区改造升级、修建历史建筑官厅、配套基础设施等多项措施,全面提升山水景观效果,凸显文化特色,使第一山旧貌换新颜。

为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精心保护大运河遗产,有效传承大运河文化,第一山文化论坛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表达“传承千年山水文脉,激发当代发展活力”的题义,以运河文化为根、以开放进取为魂、以山水文化为脉、以美食文化为媒,力争使运河文化的点线面融会贯通、人水城亮点良性互动,全面激发盱眙发展活力。

推荐阅读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徐州篇 其中的徐州卫、徐州左卫驻守徐州,大河卫负责大运河的保卫工作。”(《徐州志》)徐州参将府管辖范围很广,北至山东鄄城、曹州(今菏泽)、滕县一带。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徐州篇四河交错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枢纽城市图为《古运回望图》徐州段采风资料图京杭大运河全程约1800公里,其中徐州市拥有约181公里河道,为大运河流经8省市之中,大运河长度最长的地级市。
传承运河千古文脉 淮安盱眙举办第一山文化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政策研究和传统文化学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丹誉,云龙书院院长、原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徐放鸣等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嘉宾对话,共同探讨传承运河千古文脉,扮靓盱眙山水风采,打造运河文化地标,共推文化旅游品牌。如今,第一山正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以“最美运河地标”的原味、古色古香的风味、美食飘香的韵味,展现出运河明珠的隽永光芒。为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精心保护大运河遗产,有效传承大运河文化,第一山文化论坛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表达“传承千年山水文脉,激发当代发展活力”的题义,以运河文化为根、以开放进取为魂、以山水文化为脉、以美食文化为媒,力争使运河文化的点线面融会贯通、人水城亮点良性互动,全面激发盱眙发展活力。
大运河北京段考古摸清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结构 将建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北京段考古摸清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结构张家湾古城东城墙基址钻探现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供图通过考古工作,基本明确了位于昌平区的古代白浮泉的流向和九龙池范围,了解了明代张家湾古城墙基址的建筑结构,掌握了汉代路城城外西南部区域的聚落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张家湾古城的保护,了解城址基本形制与埋藏状况、保存程度等,自2005年5月至201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陆续对该古城遗址开展了考古工作,主要包括调查了城址所在区域的现状和地形,勘探了城址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发掘了南城门基址和东城墙基址南段局部等。
触摸运河文脉 感受非遗之美 京剧、曲艺、古琴等优秀非遗项目在古香古色的戏楼上一一展演,南开非遗购物节民间美食和工艺品展示展卖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市民。通讯员王爽星摄。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