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培训会议

发布时间: 2020-08-18 09:37:26 | 来源: 齐鲁壹点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8月16日,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培训会议。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洪利主持并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井为民作专题辅导报告。区领导班子成员,新区建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部部长、副部长及派驻分局主要负责人参加。

井为民从优化营商环境背景解读、指标评价体系、如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打造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解读了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内容紧密联系当前时局和新区实际,为全区干部作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报告。

杨洪利对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市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充分彰显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运河新区要按照市委“高效能改革,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争先进位”的部署要求,坚持以政务服务新高度、项目落地新速度、社会服务新温度为目标,对照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两个文件要求,将11项一级指标和45项二级指标分解落实、细化到位。尤其要结合当前1283项审批事项承接改革工作,大力压减一般事项,全力提升办理速度,真正让企业、群众感觉到便利。

杨洪利要求在改革、发展、交接各项工作重叠交叉关键时期,各级要增强合作意识,提高统筹能力,切实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内部和外部、新体制和旧体制、分工和集体、效率和有序、组织需要和个人意愿等各方面关系,迅速保障改革机制落实到位,确保民生服务等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确保改革发展大局稳定,为新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印发了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和《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对细化营商环境方案作出安排。

推荐阅读
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云打卡”龙城 一览大运河文化 乐享常州——登天宁宝塔,游红梅公园“乐享常州日常”。常州旅游商贸高职校在师资、技术上进行了全程支持,打造了运河常州——寻访常州老城厢“教我如何不想她”。文脉常州——漫步青果巷“探寻龙城文脉”。
探访大运河 云游副中心 直播网红打卡地 推介文旅资源 燃灯塔下听故事、五河交汇处赏美景、漕运码头忆古今……“探访大运河云游副中心”网络直播推介活动启动,围绕大运河和副中心,我区将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呈现给全市乃至全国的游客,从而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近日,由中国图片集团、区文旅局、区网信办和摄影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一场以“探访大运河云游副中心”为主题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资源网络直播推介活动在新华社快看抖音号、摄影世界微博和通州八大游微博直播间等几个直播平台同时播出。外景主持人带着网友们深入探访大运河和城市副中心,在燃灯塔下听故事、在五河交汇处赏美景、在大运河的漕运码头上忆古今……同时,内景主持人还在直播间里与嘉宾们互动,现场向网友们推介精美的“通州礼物”和非遗手工作品,并进行抽奖活动。
江苏淮安:“夜经济”激发千年运河畔新活力 来自淮扬餐饮、淮味千年、大型商贸、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的35家企业,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示方式,推出特色商品和促销政策。今年以来,淮安市举办了“春暖淮安·消费促进季”、体育消费大卖场、首届大运河龙舟赛、“淮味千年”农特产品线上促销、领导直播带货推介淮安特色产品、网红主播带你游淮安等促进消费活动,各县区、园区积极响应,举办了龙虾啤酒夜市节、互联网龙虾节等活动。企业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示方式,推出特色商品和促销政策。
“苏州府”的“运河百景图”:以河湖整合成棋,将古镇串珠成线 7月29日晚,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举办“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线上研讨暨“运河+”学者沙龙,探讨苏州运河文化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副院长史建华指出,古镇们“独而不孤”,应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机,将古镇保护作为区域板块来研究定位,推进大运河区域性文化的整体建设。大运河公园建设:以传承历史为目标,经济、生态、旅游全方位布局2019年,中宣部下达相关文件,明确由江苏开展大运河公园试点建设。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