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江苏样板”

发布时间: 2020-09-04 09:25:42 | 来源: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 作者: 毕然何斐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过去一年来,江苏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顶层设计、遗产保护、治理修复、文旅融合等多方发力,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流动的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无锡:保护传承以河为线串联城市文脉】

“南长街,运河水,惹人醉;清明桥头,桨声惊梦月影陪”,夜晚的无锡南长街光影流连,游人沉醉。游客们乘坐画舫泛舟游览,感受着“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古韵闲情。一位无锡市民说,这是一条很有历史韵味的古运河,有大城市里完全感受不到的那种烟火味。

悠悠古运河抱城而过,造就了“千年运河、独此一环”的秀美奇观。如何将这段极具江南水乡风情的古城与运河保护好、传承好?这几年,无锡努力彰显城市历史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增强城市的文化含量和历史纵深感。今年4月,一条长11.8公里的“高颜值”慢行步道正式环通,把清名桥、南长街、南禅寺等一批原先割裂分散的景区街区“串珠成链、闭合成环”,拉进了市民游客与古运河间的距离,使运河与城市真正融为一体,成为当地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杨洋介绍,船在水中游、人在岸上走,实现了水岸互动,使市民和游客能直接感受到古运河的风光。

【统筹保护规划先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无锡古运河畔的悄然变化,正是全省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体责任落实,成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统筹做好各项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今年,《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我省还制定出台《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编制完成《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正加紧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生态长廊建设等6个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保护和高质量建设。

过去一年,全省各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因地制宜、亮点频出。完成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调查,建成了全国首个水文化遗产数据库;推动淮安板闸、扬州隋炀帝墓等运河重要遗产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快推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

扬州三湾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宋建辉介绍,要通过博物馆的建设展示“看得见的文化”,更要挖掘利用“看不见的文化”,使大运河沿线的文化故事、千年遗存得到更立体更丰富的展示,让更多的游客能来到扬州,感受千年运河的独特魅力。

常州市运河办副主任谢春林介绍,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和工商文化,是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常州将继续系统化推进运河的历史文脉传承、生态环境修复、岸线景观塑造、绿色经济发展,努力把大运河常州段建设成高品味、高水平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

【创新推动文旅融合擦亮世界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全省依托大运河“黄金水道”和人文生态优势,创新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打响“千年运河”国际文化旅游品牌。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何斐无锡台常州台宿迁台扬州台淮安台编辑/胡超)

推荐阅读
9月起进入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必须“零排放” 9月1日起,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号行动”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凡不能满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要求的船舶,不得进入京杭运河江苏段。记者了解到,“二号行动”自7月20日启动,仅8月1日至31日期间,全省船舶污染防治检查1022艘,其中400总吨以上船舶502艘、400总吨以下船舶520艘。对于已经进入京杭运河的船舶,将按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就近整改。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著名的古代文学学者,来到大运河畔的淮阴师范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的各位运河文学研究专家共同举办这样一次对话会,希望能对推进大运河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有所贡献。各位从外地到淮安的学者通过与淮阴师范学院运河文化与运河文学研究专家的交流,一定会对“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大运河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更是非常密切。
大运河文化 一条流动的“史诗” 中国大运河上下2500多年,绵延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这条以人工之力开凿的水系,贯通南北,打破了地域的界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国大运河是纵贯南北、横亘古今的中华历史文化长廊和世界文化遗产。两岸市民们散步、下棋,运河呈现一派自然和谐的风光。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亮相锡城 我市根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整合大运河无锡段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对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清晰、边界明确、功能完善的大运河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梳理,确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保护区的主要空间布局结构为“两园三带十五点”。在江南大学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无锡分院,为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持。记者从市运河办了解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生动呈现运河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