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亮相锡城

发布时间: 2020-09-04 09:25:22 | 来源: 无锡市委网信办 | 作者: 韩玲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细心的市民或许会发现,位于惠山古镇下河塘的导览牌上,多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LOGO字样和图案标识。据了解,这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识形象系统,它是由汉字运河组成的水纹,水纹可以首尾连接,连续不断,象征大运河延绵不断地从历史中缓缓流向未来。目前进行的标识形象系统导入应用将先期在清名桥核心展示园(如图)和惠山古镇核心展示园内呈现,这些标识导览牌将在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前完成布点设置。之后,我市将适时优化设计运河沿线景观风貌,加强点线串联,充分展示大运河无锡段变迁历史和无锡城区空间记忆标识,展现无锡深厚的文化底蕴。

记者从市运河办了解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生动呈现运河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我市根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整合大运河无锡段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对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清晰、边界明确、功能完善的大运河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梳理,确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保护区的主要空间布局结构为“两园三带十五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文化遗存保护、文化价值弘扬、生态保护修复、沿线环境建设“四个走在前列”的定位,对照建成“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标准,组织编制《无锡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为彰显无锡发展品质和特色提供方案指导。设立首期4亿元的无锡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为运河沿岸文旅产业提供多样性、专业化的金融支撑保障。在江南大学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无锡分院,为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持。积极推进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惠山古镇文化旅游二期工程、伯渎河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大运河重大项目和工程,为建设传古扬今的文化带、绿色宜居的生态带和享誉中外的旅游带厚植发展基础。

下一步,按照规划要求,我市将强化精品理念,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保护区建设工作,确保于2021年完成建设任务。建设过程中将注重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合理组织交通流线、丰富文化体验活动、加强整体风貌控制,力争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示范展示区,进一步展示“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独特魅力,擦亮叫响“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品牌。

 

推荐阅读
9月起进入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必须“零排放” 9月1日起,京杭运河江苏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号行动”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凡不能满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要求的船舶,不得进入京杭运河江苏段。记者了解到,“二号行动”自7月20日启动,仅8月1日至31日期间,全省船舶污染防治检查1022艘,其中400总吨以上船舶502艘、400总吨以下船舶520艘。对于已经进入京杭运河的船舶,将按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就近整改。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著名的古代文学学者,来到大运河畔的淮阴师范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的各位运河文学研究专家共同举办这样一次对话会,希望能对推进大运河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有所贡献。各位从外地到淮安的学者通过与淮阴师范学院运河文化与运河文学研究专家的交流,一定会对“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大运河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更是非常密切。
大运河文化 一条流动的“史诗” 中国大运河上下2500多年,绵延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这条以人工之力开凿的水系,贯通南北,打破了地域的界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国大运河是纵贯南北、横亘古今的中华历史文化长廊和世界文化遗产。两岸市民们散步、下棋,运河呈现一派自然和谐的风光。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亮相锡城 我市根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整合大运河无锡段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对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清晰、边界明确、功能完善的大运河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梳理,确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建设保护区的主要空间布局结构为“两园三带十五点”。在江南大学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无锡分院,为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持。记者从市运河办了解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利于生动呈现运河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