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讲好大运河“苏州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0-09 15:28:16 | 来源: 苏州日报 | 作者: 叶蕴岚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专家和媒体代表参观石湖发展规划。□记者  李渊  摄

专家和媒体代表参观石湖发展规划。□记者李渊摄

姑苏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姑苏运河文化发布媒体共享平台启动

苏报讯(记者 胡毓菁)昨晚,“我们的节日·姑苏运河文化节——第三届‘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节”活动在石湖渔家村举行。现场,姑苏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姑苏运河文化发布媒体共享平台启动。据悉,苏州、扬州、镇江、常州、无锡等五市的媒体将通过该平台共联共享,有效推动资源整合,促进交流对话,讲好运河苏州故事。当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专家理论研讨会举行,相关专家与姑苏区相关部门、街道代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运河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脉,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石湖作为大运河的水源之一,起到了沟通大运河水系的作用。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的重要节点遍布姑苏。姑苏运河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优势得天独厚、无可比拟。为此,姑苏区委宣传部联合苏报智库、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共同成立姑苏运河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做好大运河姑苏段的文化、经济、旅游及产业的发展研究。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居易、陈来生,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沈健,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蔡斌、陈璇等五位专家学者被聘为姑苏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利用运河文化资源,推进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昨天的专家理论研讨会上,沈健教授认为,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呈现出大运河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姑苏区地处苏州核心区域,应充分利用运河文化资源,从“突出规划引领”“深挖文化内涵”“以科技为支撑”“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来生教授表示,姑苏区要找准文旅融合发力点,打造集遗产保护、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彩段落,助力苏州“大运河最精彩一段”建设。他建议,可树立河城一体的遗产城市形象,打造以盘门为标志的独特品牌;在建设上注重“原真性”,保留原住民,做好保护、传承、展示;打造运河滨水风光带等。

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范剑军表示,姑苏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将邀请各方专家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与挖掘、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大运河旅游目的地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在智库专家的帮助下,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拓宽思路,挖掘深度和广度,为大运河文化保护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当天,参加活动的五市媒体代表及相关专家还现场参观了吴门桥街道辖区的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吴门印象、横塘驿站、渔家村等。

推荐阅读
讲好大运河“苏州故事” 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的重要节点遍布姑苏。姑苏运河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优势得天独厚、无可比拟。”在昨天的专家理论研讨会上,沈健教授认为,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呈现出大运河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
京杭运河江苏段:水清岸绿焕发新生机 在淮安黄码大桥下游左岸,1.5公里长的船舶锚地今年9月投用,建有自助岸电系统、智能供水桩、污染物回收装置,能满足千吨级船舶停靠。今年6月,这艘船装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苏北航务管理处党委书记周进介绍说,智能调度系统建成后,闸室平均利用率由70%提高到80%以上,相当于在苏北地区又建了一条新运河。
探访中国大运河河北段“糯米大坝”沿用百年依然坚固 河北省东光县文保所工作人员李天峰当时修补的时候,必须把砌块挂住,拿着电钻打眼儿,当时打眼的时候,拿着电钻非常难打,(坝体)比现在的混凝土还要坚硬。在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河北沧州段,有一段200多米长的堤坝,与普通的坝体不同,它的坝体是用灰土加糯米浆夯筑而成,历经百年沿用至今,坝体依然非常坚固。据李天峰介绍,修筑大坝的时候加入糯米,一是增强坝体的防腐性,二是借助糯米的粘度增加大坝的坚固程度。
景县全面落实河长制 打造水美南运河 据了解,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也是景县唯一一条省级河道。景县以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为治理重点,扎实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尤其抓好南运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据景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在“清四乱”专项行动中,景县在南运河沿岸共清理滩地内蔬菜大棚150多亩、临建违建及滩地内民房34处,共计4000多平方米,清理堤顶开垦种植两处,清理沿河生活垃圾2000余立方米,河道沿岸及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