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独家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一“天安门(上)”

发布时间: 2020-10-15 11:27:4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缘于“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在费孝通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与关怀下组织书画家、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耗资逾千万元,历时八年组织创作了《京门九衢图》及《古运回望图》姊妹篇。主创团队成员83人均为国家顶级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进行创作和表现,以“工兼写”的手法,还原康乾盛世老北京城各城门的功能作用和规划艺术,采用由外观内的方式,以通州大运河入通惠河过西便门讲起,绕皇城后至广安门结束。

天安门

谢冰岩书

咏天安门 [清]毛奇龄

双阙平明卷雾开,九重颁诏出层台。

幡悬木凤衔书舞,仗立金鸡下赦来。

天安门-作用

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

天安门居于京城中央,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清顺治八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它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

图为《京门九衢图》-北京市原副市长刘海燕观看长卷留影

明、清两代宣布皇帝诏书的仪式就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不同的是,在明朝,诏书盛在一个木匣子里;而清朝则是衔在一个木制金漆凤凰(叫“金凤”)的嘴里,自正中城堞用绳缒下,然后复制分发全国,古称“金凤颁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即由四个倾斜的顶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层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称。城楼为木结构建筑,大殿飞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为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中独有,是斗形木弓形横木组成的具有翘、昂、拱特点的木制构件。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额枋,上面彩画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会有金龙和玺图案。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城楼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内有60根直径为92厘米的红漆木柱,承受着屋顶建筑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正面的36扇门窗为中国传统的菱花格式,屋顶上的天花藻井画的是团龙图案,在殿厅堂纵横交错的梁枋上绘的是金龙和玺彩绘;17盏古雅的大型宫灯,最大的那盏称为主灯,有8个面,全高6米,直径2.8米,重约450公斤;其余16盏为6个面的辅灯,每个高6米,直径2.2米,重约350公斤。每盏灯上的角各有一盏伞形小灯。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天安门-城台

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古迹 1-大清门

大清门位于皇城天安门之南、内城正阳门之北,城市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时期,初称“大明门”,清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名“中华门”。门南侧左右有石狮、下马碑各一;门前为正方形,深广数百步小广场,周绕石栏,称“天街”,俗称“棋盘街”,以形似棋盘之故,中间御路似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门北侧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一百一十间,称“千步廊”,又东、西折有向北廊房各三十四间,皆连檐通脊。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明、清两朝,吏部、兵部常在东侧千步廊选拔官吏,叫做“月选”、“官掣”,礼部在那里审核乡试、会试考卷,叫“磨勘”;而西侧千步廊则是刑部审判犯人的地方,称为“朝审”与“秋审”。宫廷广场中间有大青石铺的甬道,使用的石料每块长约三米,宽约两米,两块并排铺成。甬道两侧种植各种树木,尤以紫丁香和白丁香著名,每当丁香开花时,争香斗艳,所以此处又有丁香林之称。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整个宫廷广场处在森严、幽深、神秘的布局之中,成为朝廷礼法所系之地,是封建帝王皇权至尊思想的集中体现。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了中华门,1976年在其遗址处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是皇城天安门前东、西两侧的左右门,位于北京天安门前的东西中轴线上,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街由此得名,解放后拆除。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天安门古迹 2-太庙

天安门西北侧有社稷坛(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后改名“中山公园”),与天安门东北侧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相对,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天安门东北侧太庙原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祖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祭祀前,皇帝斋戒于斋宫。祭日时刻,皇帝要穿祭服,乘礼舆出宫上殿。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古迹 3-社稷坛(中山公园)

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为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社即土地,稷即五谷),后来才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所在的地方,唐代是幽州城东北郊的一座古刹,辽代扩建为兴国寺,元代又被圈入大都城内,改叫“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万寿寺的基础上建起了社稷坛。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稷坛全园面积约360余亩,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历代皇帝都把“社稷”看做为国家的象征,并自认为受命于天,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古迹 4-紫禁城

人们把北京称为“紫禁城”,是因为那里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古代,皇帝自称“天子”,意思是天地的儿子。古人认为,天上恒星中的三垣紫微居中央,太微和天帝设两旁,所以“紫微垣”就作为了皇帝的代名词。皇帝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君主,他居住的宫殿是严禁黎民百姓靠近的,这样,人们便把皇帝居住的宫城称为“紫禁城”。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8万平方米,有房屋8700间。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古迹 5-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方形广场。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因城门上有楼,故俗称“五凤楼”。午门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オ由两掖门出入。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致死的也有。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古迹 6-三大殿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也称“前朝”,其中心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皇帝处理朝政、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每当皇帝即位登基、颁发诏书等庆典活动都在太和殿举行。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朝贺”大典,一般在拂晓时分举行。“三大殿”有个共同特征:均建筑在8.13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台基均分为三层,每层都有白玉石护栏。白玉石护栏的望柱上都有云龙凤纹装饰,其下有排水用的白石螭首(俗称排水用的“龙头”)。“三大殿”共有1142个螭首,下雨时就会呈现出千龙吐水的奇观。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天安门篇鉴赏

天安门古迹 7-金水河

天安门前的金水河,碧水清流,河上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曲线美。桥南东西两侧,各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这里又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オ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众生桥”。

图为《京门九衢图》——创作资料用图

长卷内容摘要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京门九衢图》所展现的老北京城以宫城为核心,宫城中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在中轴线两侧,一些坛庙、寺观、苑林、府第、胡同以及大片四合院民居依次对称布局。格局严谨、层次分明形成了这座著名都城独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图为《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创作资料用图

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形成的这座都城,是历史文化、科技艺术和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


中国网大运河频道主编,大运河文创产品联盟主席,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被新华通讯社授予“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


《京门九衢图》取材于康乾盛世的北京城,以中国传统绘画“工兼写”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六朝古都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二十个城门楼以城墙和护城河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建筑格局,展现清王朝鼎盛时期(康乾盛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筑、体育、民俗等方面壮丽广阔的场景面貌。


推荐阅读
泰安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济泰一体化开启加速度 随着京杭运河黄河以南段的全线通航,东平湖将成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即将通航的老湖作业区年吞吐量达450万吨,能同时停靠8条千吨级货船,可承接来自济南的大宗货物运输。
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二“西安门(下)”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偏北处,是皇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西安门的主要街道十字路口有四个牌坊,分别在四个方向,所以也叫西四牌楼。
运河是什么味道的?来尝尝这席“运河情” 你尝过扬州的“运河味道”吗?近日,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旅游大类烹饪赛项在无锡举行,由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闵二虎、薛伟两位指导教师带领的学生团队制作的“运河情”获得“宴席设计与制作”团队一等奖,更是拿下唯一的金牌。
淮安市领导巡查京杭大运河 10月15日下午,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虎以京杭大运河市级河长的身份,赴京杭大运河开展巡查。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