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运河滋养武风泱泱——探访运河岸边武术人

发布时间: 2020-11-04 16:33:18 | 来源: 沧州新闻网 | 作者: 赵宝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京杭大运河从沧州穿境而过,在流经境内253公里的路途中,武术盛行,武风泱泱。沧县劈挂,青县燕青,泊头六合,南皮二郎拳……武术门派繁多,武林高手云集。有人说,“运河滋养了武术,武术繁荣了运河”,经历了千年风霜,如今的沧州武术,在波涛滚滚的运河中,已然沉淀为一种武魂——睿智、坚韧、勇毅和坚定。

A老辈儿东西不能丢

深秋,清晨的南湖公园,树叶飘落,冷风嗖嗖。广场上,一位身着白色中式服装的老人,挥拳舞臂。他动作迅如脱兔,轻如云鹤,缓急轻重,敏捷灵活,完全不像一位60岁的老人。

他就是沧州大六合拳第五代传人李俊德。李俊德在清真北大寺附近居住,小时常在运河边玩耍,对自家的把式场子印象深刻,“每天早晚,小小的院子里总是拳来脚去,生龙活虎。”李俊德从小立志:要传承好祖辈留下的东西。

“镖不喊沧”的传说,版本众多。其中成兴镖局李冠铭说,就来自于六合拳这一门派,这让李俊德无比自豪。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李冠铭(六合拳自成体系)在沧州大南门外成立“成兴镖局”,镖师个个武艺高强,位列近代十大镖局第三名。从运河过往沧州的镖客,仰慕李冠铭和沧州人的武功,到此地纷纷降下镖旗,不再喊镖,以示尊敬。从此,“镖不喊沧”成了武林规矩,也成了沧州的一段历史佳话。

李俊德喜欢六合拳,从小跟随父亲练习,不仅武功高强,武德也一流。为了把六合拳传承下去,他满腔热情,不辞辛劳。20多岁时,他就在家里收徒传艺,后来担任多个学校的武术教练,还成立了大六合武馆。

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带着学员在南湖公园习武,过往的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给学员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李俊德将武馆开到了运河边的南湖社区,常常在运河两岸习武表演。“从老辈儿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到我这儿失传。”李俊德不仅对外传授,还教儿子习武,儿子李剑明悟性高,肯下功夫,在不少武术比赛中屡获殊荣。

B大运河岸授徒十几载

夜幕降临,清风楼对岸运河边,沧州运河武馆的学员们排起队形,开始习武。教练丁文江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一招一式,边指点边纠正。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极拳、劈挂拳、少林拳的传人,丁文江自幼习武,且颇有建树,那时每天夜里练武过后,丁文江还要在墙根蹲“架子”,一直要蹲到半夜,直到师父一觉醒来,说一声“行了,进屋吧”,他才会停止。

12年前,丁文江开始在运河边义务教授孩子们练习武术。“沧州武术最鼎盛时,运河两岸隔一段就有一个把式场子,习武风气很浓。”说起选择在运河边传承武术,丁文江说是一种情结,“沧州和沧州武术因运河而兴,运河就像沧州的根脉,没有运河就没有沧州武术的延续和发展!”

在运河边习武,常有市民围观,孩子们身着武术服,挥拳舞剑,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还时刻传递着正能量。有一年冬天,孩子们正在习武,一位老人滑倒了,很多人围观,但没有人扶起。这时,正在习武的一名学员喊了一声:“丁教练常教我们有武德,要帮助遇到困难的人!”说着,和围观的市民一起,将老人扶了起来,并联系了其家人。

因常在运河边活动,几年前丁文江还被沧州市回民小学校长“盯”上,聘请他担任学校的武术教练,义务教授孟村八极拳,传承回族文化特色武术。由于教学出色,学校还挂起了《国家级非遗八极拳丁文江传承基地》的牌子。2018年,武术七段的丁文江协助武术六段的儿子丁明琦在大运河东岸开设武馆,“起个什么名字好呢?”他说,“沧州武术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馆又紧邻运河,干脆就叫个沧州运河武馆吧。”开馆授徒后,仍然延续了周末运河岸边习武的模式习惯。在武馆的学员中,“小八义”“于家班”等小团队非常出色,不仅在各个级别的武术赛事上摘金夺银屡获奖项,还传承了丁文江仁义豪爽的武者风范。

C为运河和武术发声

“一部《水浒》传天下,无人不知古沧州。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沧州被误读为穷乡僻壤。”沧州市武协办主任刘永福,在《沧州大运河文化丛书》之《沧州武术》中为沧州正名。

如果是穷乡僻壤,怎会有清代诗人刘梦《述沧州诗》中“工商如云屯,行舟共曳车,曹储日夜飞,两岸闻喧哗”的繁华景象?经过多年悉心研究和搜集素材,刘永福用了半年时间撰写《沧州武术》,书中不仅有沧州运河历史、运河与城市、沧州武术的起源发展及传承等内容,更有一些颠覆性的新观点。

“先有大运河,后有沧州城。沧州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版图的特色地标和沧州文化脉系的重要支撑,得益于运河漕运的盛行和运河文化的滋养。”刘永福在《沧州武术》的后记中说,武术精神已深深扎根沧州运河两岸,渗透到沧州城市肌理,融入到狮城人骨髓中,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正是这种扎根和渗透,如今的运河沿岸,从沧县、青县,到泊头、东光、吴桥,再到沧州市区,依然有众多的武术人在坚持和坚守,因为他们相信,有了运河风景的日渐秀丽和运河文化的不断传承,沧州武术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推荐阅读
“徐州—武汉”试运营首航成功 京杭运河打通长江中上游水运通道 武汉新港委负责人介绍,“徐州—武汉”集装箱班轮直航开通,契合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通过两港之间联动,开辟集装箱和滚装运输的水运航线,有利于通过“铁转水”“散改集”和多式联运,促进货物大进大出,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武汉阳逻国际物流枢纽港地位。据初步测算,2021年“徐州—武汉”集装箱班轮直航航线运量约为1万标箱。”武汉中远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州港至武汉港的直航集装箱班轮航线,初定每周两班,船型96标箱,以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航班密度。
运河滋养武风泱泱——探访运河岸边武术人 为给学员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李俊德将武馆开到了运河边的南湖社区,常常在运河两岸习武表演。”他说,“沧州武术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馆又紧邻运河,干脆就叫个沧州运河武馆吧。”说起选择在运河边传承武术,丁文江说是一种情结,“沧州和沧州武术因运河而兴,运河就像沧州的根脉,没有运河就没有沧州武术的延续和发展。
扬州地方海事为万福快速路跨运河大桥施工护航 发布时间:11-0412:02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begin-->近日,扬州万福快速路跨京杭运河大桥全面进入钢桁架吊装的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扬州地方海事全力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和船舶航行安全。吊装施工在繁忙的运河Ⅱ级航道进行,航道运输船舶众多。提前发布水上临时交通管制的航行通告,从10月10日起在京杭运河江阳大桥北约700米上下游各200米间水域,间隔实施水上临时交通管制。
从穷乡村蜕变为“运河明珠” ”为切实改善民生、创收村集体经济,双街村党委按照“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总思路,让党员成为技术员或者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村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铺就致富奔小康之路双街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成立双街种养殖合作社和种养殖服务中心,前4年以村民入股的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村民只需负责葡萄的日常打理,合作社负责统一资源管理、技术规范、服务标准、品牌形象等并拓展市场,“双街葡萄节”的举办打响了双街葡萄的名气。除此之外,村党委还在村内4个企业成立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发挥“服务型管理”职能,为企业和个人发展提供便利,吸纳各类企业和各层级人才。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