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济舟港湾”运河上船员的家

发布时间: 2021-11-10 13:45:26 | 来源: 大众日报 | 作者: 孟一通 高峰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近日,济宁市港口环保服务驿站“济舟港湾”品牌宣传推介会在跃进港召开,这是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济宁e交付”平台后,又创新打造的京杭运河港口绿色综合服务品牌。该品牌结合了济宁运河文化特色和港航污染防治特点,“济舟”谐音济州,代表了运河之都济宁和服务对象船舶;“港湾”表达了驿站为船员提供多功能“一站式”服务,船舶到港即回到了温馨家园、爱心港湾。品牌标识整体似一艘前行的巨轮,融合了荷花、驿站、船舶、浪花、e交付等多个元素,彰显了济宁港航绿色环保、服务便民的理念,提升了品牌生命力和影响力。

据悉,济宁市航道通航里程1100公里,居山东省第1位。济宁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拥有港口企业53家、水运企业138家、营运船舶7200余艘,内河运力在京杭运河沿线12个港城中居第1位。京杭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纵穿整个南四湖,由于南四湖既是山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枢纽和输水廊道,湖水水质直接关系南四湖生态保护和南水北调国家战略工程的实施。运河内营运船舶往来频繁,生产生活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污染物,对南四湖水质安全构成了潜在的隐患风险。据初步统计,每天在济宁辖区内的营运船舶约有600艘,按每艘每天产生1公斤生活垃圾、0.04m³生活污水、75ml含油污水计算,一天就会产生生活垃圾0.6吨、生活污水24m³、含油污水45L。长期以来,由于船员生活习惯、污染物收集设备配备不到位等原因,船员们“不愿交”;由于港口接收船舶污染物实行免费政策,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多数港口也“不愿接”。

为此,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作为全市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创新战术打法,围绕“接收+服务”做文章,指导16家大型港口,先后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集“接收、宣传、服务、应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服务驿站,驿站总面积达到2300余㎡,涵盖了垃圾接收区、便民服务区、环保宣传区、信息公开区、应急保障区5大区域,同时,不断完善接收设备、拓展服务功能,以优质服务促进污染物接收,叫响叫亮了“济舟港湾”品牌,实现了船员由“要我交”到“我要交”和港口码头由“要我接”到“我要接”的两大转变,打通了船舶污染物接收的“最后一公里”,为筑牢南四湖生态屏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从港口建了环保服务驿站,我们交付垃圾方便多了,还能在驿站里的小超市买到生活用品,加加水、充充电,累了就在休息室看看电视、看看报纸,吹着空调很舒适。要是到镇上去,驿站里还提供了共享单车,到了这里就像到了家一样,真好!”鲁济宁货2028船员段先生在上岸送交船舶污染物时感慨道。这是港口环保服务驿站日常运行的一个缩影。

船员智能送交的平台。在垃圾接收区,集中配备了智能接收柜、含油污水贮存罐、流动接收车等设施设备,在全省率先建设了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济宁e交付”信息平台,船员注册微信小程序,扫码即可自助交付船舶污染物,并同步生成电子接收证明,由以前的手动称重、人工开单升级到现在的智能交付、“电子联单”闭环流转,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接收的动态智能监管。同时,创新实行了污染物送交积分激励机制,船员送交污染物就能获得一定积分,积分达到相应标准,就可以兑换垃圾袋(桶)、毛巾、手套、肥皂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大提高了船员交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船员幸福温馨的家园。在便民服务区,配备了舒适的沙发座椅、饮水机、电视、药箱、雨伞、便民工具箱、手机充电站、共享单车等20余项服务设施,为船民提供饮用水补给、燃油加注、骑车出行、快递收发、无线上网、日用品采购等便民服务。各港口结合实际,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服务内容。其中,微山县浚源港针对船员装卸货物期间无暇做饭的难题,主动开放港口食堂为船员提供餐食服务,船员在这里吃上了实惠又热乎的饭菜。嘉祥县徐庄港“急船员之所急”,派出专车免费接送船员接种新冠疫苗。任城区跃进港在驿站里建设了小超市,方便船员在交付污染物时采购生活用品,得到了广大船员朋友的一致好评。

船员宣传教育的阵地。驿站配备了书报架,提供了环保法律法规书籍、环保宣传单页、驿站服务明白纸、报刊杂志等,随时供靠港船员学习阅读。设置了宣传展示屏,安装了高清电视,24小时循环播放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要求、环保知识短片和典型警示教育案例,科普了环保知识,宣传了法律法规,提高了船员的环保意识和守法自觉性。

船员信息服务的窗口。驿站设置了水上物流信息栏、30分钟生活圈便民信息服务栏、LED宣传屏等载体,为船员提供船舶货源、物流、水位、水情、气象、加油、加气等各类航行运营信息,就近银行、医院、商场、车站等生活出行信息,船员在驿站里即可全方位了解各类服务信息,既全面及时地掌握了货源信息,又为生活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船员应急保障的防线。驿站安装了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靠港船舶有无泄漏、污水有无外排情况。储备了围油栏、吸油毡、吸油毯、应急沙袋、救生衣、水上漂浮物打捞工具等应急物资,制定了物资管理制度,建立了使用维护台账,定期对应急物质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更新,确保一旦出现船舶溢油等事故,第一时间开展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事故产生的损失和危害。

嘉祥县易隆港环保及督查部总监段明介绍,“环保服务驿站,不但为船员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提高了船员交付污染物的积极性,还很好地宣传了我们港口,吸引来了更多的客户,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港口环保服务驿站,成为了济宁港航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济州港湾”品牌在船员中口耳相传,响遍了京杭大运河。有些送交船舶污染物的船员朋友,一边体验着服务,一边拍抖音、发朋友圈,用当下最流行的方式记录、传播着服务驿站这个“温馨家园”。驿站自运行以来,共服务船员1.2万余人次,接收生活垃圾86.4吨、生活污水1654m³、含油污水190.3m³,接收量同比增长30%。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立足自身实际、贴近船员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创出济宁特色为目标,全力做好‘接收’和‘服务’两篇文章,在济宁市港口推广建设设施更完善、功能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的港口环保服务驿站,叫响京杭运河‘济舟港湾’品牌,坚决打赢港航污染防治攻坚战。”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
2021京杭对话:在大运河看见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大运’,也是沿线城市的‘大运’,希望通过京杭对话,运河沿线城市能够共同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依旧年轻。在首届京杭对话形成“三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新行动、合作新机制、传播新探索、搭建新平台“四大成果”,第二届京杭对话取得朋友圈再扩大、认知达共识、文化出精彩、产业有落地、传播新亮点“五大成果”的基础上,2021京杭对话有了许多新意,也创造了许多“第一”:京杭对话中外媒体团第一次进行大运河沿线采风,向世界讲述中国大运河故事。
“济舟港湾”运河上船员的家 近日,济宁市港口环保服务驿站“济舟港湾”品牌宣传推介会在跃进港召开,这是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济宁e交付”平台后,又创新打造的京杭运河港口绿色综合服务品牌。为此,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作为全市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创新战术打法,围绕“接收+服务”做文章,指导16家大型港口,先后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集“接收、宣传、服务、应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服务驿站,驿站总面积达到2300余㎡,涵盖了垃圾接收区、便民服务区、环保宣传区、信息公开区、应急保障区5大区域,同时,不断完善接收设备、拓展服务功能,以优质服务促进污染物接收,叫响叫亮了“济舟港湾”品牌,实现了船员由“要我交”到“我要交”和港口码头由“要我接”到“我要接”的两大转变,打通了船舶污染物接收的“最后一公里”,为筑牢南四湖生态屏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了坚实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立足自身实际、贴近船员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创出济宁特色为目标,全力做好‘接收’和‘服务’两篇文章,在济宁市港口推广建设设施更完善、功能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的港口环保服务驿站,叫响京杭运河‘济舟港湾’品牌,坚决打赢港航污染防治攻坚战。
两岸大学生运河文化体验营开营 淮阴师范学院校长焦富民说,本次两岸大学生运河文化体验营,是两岸高校合作交流的新尝试,旨在通过系列体验活动,让两岸大学生在文化的交融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此次文化体验营以“运河文化之旅”为主线,两岸大学生相聚云端,通过聆听海峡两岸文化讲座、探访运河古镇、参观吴承恩故居等,领略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11月8日,“邂逅醉美运河踏浪最美青春”第四届两岸大学生运河文化体验营开营仪式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
江苏省教育厅调研“大运河文化进校园”实施情况 在育才小学西区校,调研组听取了关于“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汇报,对邗江区积极推进和落实“大运河文化进校园”工作予以肯定。昨天下午,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带队到邗江调研“大运河文化进校园”实施情况。调研组认为,扬州是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推进“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有着独天得厚的区位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要立足扬州实际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形成特色和亮点,共同讲好运河故事。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