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
         

大运河江苏流域十个剧种同唱一台大戏

发布时间: 2019-12-25 14:32:25 | 来源: 中新网江苏 | 作者: 刘广跃 孙婷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丹剧、锡剧、昆曲、丁丁腔、柳琴戏、徐州琴书,各类戏曲剧种你方唱罢我登台。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第二届戏曲教育成果展演暨交流研讨会日前在江苏丹阳鸣锣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展演也拉开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丹阳市校地合作的序幕。

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第二届戏曲教育成果展精彩亮相。

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第二届戏曲教育成果展精彩亮相。

本次展演以“水路·戏路·传承之路”为主题,汇聚了大运河江苏流域十个独具魅力的戏曲剧种。来自大运河沿线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纷纷登场,展现了大运河江苏流域各个剧种的独特风采和江苏各地“戏曲进校园”工作的丰硕成果。活动中,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丹阳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大运河江苏流域的戏曲传承发展和创新,合力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

校地合作合力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

校地合作合力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

20日,来自江苏各地的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代表,参观了丹阳市丹凤实验学校戏曲进校园工作现场,观摩了“舞龙”“剪纸”“正则绣”“烙铁画”“面塑”等丹阳本土非遗文化与中国戏曲元素有机结合的融合课程。在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传承与创新工程交流研讨会上,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淮安市人民小学、无锡羊尖实验小学的代表就本地区本校的戏曲进校园工作与专家们一起进行了交流研讨。

晚会在丹剧四代演员和小学生们精彩演绎的《传承》中结束,舞台上谢幕的演员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4岁。

晚会在丹剧四代演员和小学生们精彩演绎的《传承》中结束,舞台上谢幕的演员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4岁。

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表示,作为千里运河沿线上建县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丹阳不仅实施了新航道景观建设、历史故道水环境改造、西门古街改造等工程,还深挖文化底蕴、提炼城市品牌,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仁雷介绍,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重点的省属本科院校,该校选取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作为切入点,围绕江苏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开展校地、校校合作,对戏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培养、创作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完)

推荐阅读
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苏州示范段启动 护岸生态修复效果图作为省内京杭运河的代表性航段,2018年苏南运河苏州白洋湾作业区至石湖景区段航道入选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的4个示范航段之一,该示范区项目也是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样板工程的一项重点建设内容。据苏州市航道管理处消息,作为全省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示范段之一,到2020年底,苏南运河苏州白洋湾作业区至石湖景区段将完成建设,届时该示范段将成为一条绿色生态、智能管理的水运通道,展现苏州航道“河城共生、运河追梦”的发展理念。根据相关实施方案,江苏省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4个示范段为:苏北运河扬州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5.5公里)。
大运河江苏流域十个剧种同唱一台大戏 本次展演以“水路·戏路·传承之路”为主题,汇聚了大运河江苏流域十个独具魅力的戏曲剧种。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第二届戏曲教育成果展精彩亮相。来自大运河沿线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纷纷登场,展现了大运河江苏流域各个剧种的独特风采和江苏各地“戏曲进校园”工作的丰硕成果。
北京构建“一河两道三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北京构建“一河两道三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本报讯(记者蒋菡)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要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对城市功能空间的组织和优化作用,构建“一河、两道、三区”的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对城市功能空间的组织和优化作用。
建立隋唐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构想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布局,我们认为,依托皖北现有的运河河段,安徽可以建立隋唐运河水文化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以某个特定区域为单位的“活态博物馆”,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皖北地区是隋唐运河通济渠的流经之地,河道长达180公里,目前尚保留有水河段47公里,无水河段约133公里。
古运回望
运河·声音
滚动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13261622996

媒体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邮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