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旅季”暨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九月线上见
一年一度的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即将于9月启幕!
9月10日至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由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组委会组织举办的大运河文旅季暨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工艺周)(以下简称博览会工艺周),即将与市民朋友们见面。和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博览会将会在线上举办。
那么线上的非遗博览会将会呈现哪些亮点呢?
本届博览会(工艺周)以“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努力让传统工艺向当代社会传递,创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推进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传统工艺的新火花引导社会关注,共促非遗赋能产业拉动新消费,共谋非遗与旅游融合新发展,共享非遗融入美好生活新成果,共筑非遗传播与转变发展新格局。基于这一理念,博览会(工艺周)围绕“共筑文化高地,共享文化生活,共谋文旅融合,共促文化消费”展开,打造具有时代特色、集聚人气、富有活力、促进消费的非遗博览会。
本届博览会(工艺周)以“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产业”为导向,根据线下展陈思路,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3D建模、云直播、VR展示等互联网技术,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进一步强化非遗活态展示、互动体验等特点。创新植入线上购买功能,运用不同的场景、形式与社群积极互动提升展会品质,基本形成新时代非遗博览会创新模式。
“共筑·文化高地”,提升活动内涵,树立行业标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设立专业奖项,通过展评活动树立行业标杆,促进创意创新与技能提升,促进传统活化、设计转化与生活美化。构建学术引领、学术共建大平台,以新思维、新理念开展非遗保护,以新跨越、新融合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共享·文化生活”,拓宽传播渠道,优化惠民服务。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单位、新闻媒体、各类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群体和个人等参与非遗传播,促进形成政府部门加强引导、相关机构大力支持、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社会力量积极响应、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的传播格局。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配套丰富的展示展销和互动体验,打造绿色健康、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宴。
“共谋·文旅融合”,打造文旅样板,推进区域合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重点,紧扣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中心环节,着力建设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进一步以大运河文旅季为统领,依托运河旅游景点景区,深化区域间文化旅游融合交流,提升品牌样板活动。
“共促·文化消费”,发挥项目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以传统工艺振兴为抓手,发挥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潜力,变“软实力”为“硬支撑”,搭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展示和销售平台,让非遗产品进一步走进大众消费市场,让非遗传承实现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新发展。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博览会(工艺周)将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在交流中发展,“非遗+扶贫”为博览会注入新血液。进一步发挥博览会的交流作用,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依托文化特色,提高非遗技艺的经济转化能力和市场经济适应水平,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在活力,形成多方面参与、多业态并进的良好局面。“非遗+扶贫”是将传统手工艺和广阔市场密切对接,进而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通过博览会(工艺周)这一载体,进一步培养人才、融合现代设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持续强劲助推动力。本届博览会(工艺周)放大“非遗+扶贫”的乘积效应,强化“非遗+网络”,更加主动地拥抱互联网经济等新业态、新渠道,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市场运营的对接营造便利条件。
在发展中传承,“非遗+产业”为博览会拓宽新视野。进一步促进市场消费,推动博览会(工艺周)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当代设计培育非遗及其产业链条,推进非遗产品与消费品进入当代生活。重点扶持具有一定传承基础、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项目,鼓励支持传承人携技创业,引导传承人开展非遗项目的研发设计、展示销售、品牌推广等产业化活动。拓宽博览会(工艺周)平台,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促进非遗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
在传承中创新,“非遗+旅游”为博览会焕发新活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内核和旅游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博览会(工艺周)逐步成为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展示平台,群众、游客参观体验平台,文化和旅游消费平台。进一步丰富非遗旅游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打造专题化、体验式的文化游览空间,深入探索情景化、沉浸式的展演展陈模式,大力宣传推广一批精品景点、特色线路和非遗文旅IP,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非遗传承实践水平。博览会(工艺周)要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高地,为“两个高水平”提供文化支撑。